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

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的方式之一,也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国内外研究表明,亲子阅读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价值。因此,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和亲子阅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幼儿亲社会行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经调查发现,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主要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交流沟通能力薄弱、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弱的问题,针对此等问题,进而对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这有助于为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提供更有效多样的策略,并为幼儿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注入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持与源泉。

 关键词:亲子阅读;亲社会行为;家庭教育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早期阅读在幼儿的终身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除了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前阅读能力、前书写能力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社会适应性、促进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获得提升。早期阅读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引导,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幼儿教育中,作为教育者要帮助幼儿形成对自己与他人正确的认识,产生对周围环境、与人合作亲近的积极态度,从而养成亲社会行为。幼儿期是对幼儿展开亲社会行为教育的重要阶段,经实践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价值,其主要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进行,需要家长与幼儿进行频繁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取与人交往的规则。并且,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应用探究,分析总结概括亲子阅读和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不足、现状以及亲子阅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独特价值,并通过数据分析亲子阅读应用于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问题与原因,引起家长对亲子阅读和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重视,揭示运用亲子阅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相关策略,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三)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教育为幼儿的性格、情感态度、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研究着眼于亲子阅读中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亲子阅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效策略,跟随亲子阅读与幼儿亲社会教育行为的新发展、新变化,为幼儿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注入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持与源泉。

实践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有些家长并未认识到亲子阅读活动在亲社会行为教育中对幼儿成长发挥的关键作用,即使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的其重要性,但因相关知识理论的缺乏与专业性的实践指导,亲子阅读在亲社会行为教育运用中并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结果。本研究针对此问题,通过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应用探究,分析总结了相关具体有效的策略,为家长运用亲子阅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使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善其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推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亲子阅读活动对于幼儿的阅读语言理解能力、社会性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价值。赵晨认为亲子教育中的绘本阅读能够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从表面上看是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实际上是家长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深入理解体会绘本故事中的深层含义。辜思佳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亲子阅读、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在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亲子阅读、儿童社会性与亲子关系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亲子关系在亲子阅读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和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田美芳指出幼儿老师要学会采用寓教育于生活的方式,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表现,对于幼儿积极行为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增强幼儿自信心;在为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也要注意控制数量,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与他人轮流分享玩具的机会。[8]杜月花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需要与幼儿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了解幼儿自身对于某一对象的看法,同时也要尽量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当家长与幼儿的想法产生冲突时,家长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理解幼儿的想法,从此看来,家长对于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9]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亲子阅读的研究起步较早,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要影响、影响因素、指导策略都有比较广泛与深入的研究。亲子阅读不仅对幼儿的阅读语言能力、人际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家庭关系、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独特价值。Bruni认为亲子阅读活动营造了相对轻松地氛围,有助于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创造与表达,同时,幼儿还可以与家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单单是照本宣科。

S.D.Gest等人的研究表明,家长通过提问朗读的方式组织阅读活动时,家长与幼儿共读,能够加强阅读内容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提高幼儿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促进幼儿把在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12]

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国外学者认为其受到幼儿的认知、情感、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需要发挥教师、同伴、环境、家庭等的共同作用。Gryczkowski Michelle,Jordan Sara Sytsma和 Mercer Sterett H认为家庭中父母采取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于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鉴于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选择教养方式时需要慎重考虑。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亲子阅读活动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育都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两者对于幼儿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亲子阅读活动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需要家长采取适宜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幼儿进行阅读,从而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二、概念界定

 (一)亲社会行为

余宏波和刘桂珍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个体产生的对他人、集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邢莉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3-6岁幼儿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社会的行为,主要包括分享、合作、安慰、助人等典型行为。综上所述,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一切对他人、社会和集体有益的态度和行为。

 (二)亲子阅读

朱从梅、周兢认为亲子阅读是指母亲和孩子以图画书为中心展开讨论交流,它是一种具有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唐惠琴认为亲子阅读,又可以称为亲子共读,就是把图画书作为媒介,把阅读作为联结的纽带,家长与孩子互相分享交流的过程。季燕将亲子阅读概念界定为家长与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和谐氛围中,一起阅读图书等类似的游戏活动。

综上所述,本研究亲子阅读界定为:父母与儿童以书为中介,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交流互动等方式展开的阅读活动。

三、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薄弱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也正是幼儿在亲社会行为教育中应该重点关注的。经调查发现,很多幼儿正是由于存在交流沟通能力薄弱的问题,在与同伴交往中会出现争吵、打架等现象,在交往中不懂得社会交往规则,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助人行为,在助人行为方面,较少幼儿能够做到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或者是主动教别的小朋友做东西等;合作行为,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容易发生争执;分享行为,幼儿很少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食物等。

(二)家长过度溺爱,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发展

首先,经过调查发现,在很多家庭中,主要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辈人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如图4-1家庭类型和图4-2幼儿照料者,家庭中由祖父母照料幼儿的家庭占比还是不小的,而且目前“隔代宠”的现象显著,对于家中的孩子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再加上祖父母一辈的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脱轨,因此对于幼儿的教育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在有些方面只会一味的纵容,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次,家长职业类型所示,很多幼儿的父母都忙于工作,缺少陪伴教育幼儿的时间,对于幼儿心中有所愧疚,因此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例如,家长在做家务的时候,很少的家长会要求孩子来帮助自己,总是会觉得孩子太小,还不能做这些;最后,幼儿的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会忽视自以为不重要的方面的教育。例如,在商场里,幼儿看中了一样玩具,非常想要,但是家长不同意,此时孩子就直接当场哭闹不止,家长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就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长此以往,孩子的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从而导致幼儿控制能力发展薄弱。

f237400e70187499f94480acf7532fd1

图4-2幼儿照料者

 (三)幼儿缺少与人交往互动的机会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在实际中,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期间。首先,如图 48家长职业类型,大部分幼儿家长工作繁忙,亲子出游的机会较少,除了幼儿的亲人以外,幼儿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其他人。例如,在节假日时,幼儿家长更倾向于选择逛超市、公园等活动,很少的家长会进行计划周密的家庭活动,甚至是与其他家庭共同计划活动;其次,如图 47是否为独生子女所示,虽然很多家庭中有不止一个孩子,但独生子女家庭仍占一定的比例,再者有的家庭虽然有不止一个孩子,但是两个孩子年龄差距较大,不能够进行密切的社会交往互动,这一类家庭的幼儿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交往时较少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后,在很多家庭中,父母会忽视作为幼儿玩伴的角色,一旦有空闲时间更多的忙于自己的事情,忽视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不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不能够给予幼儿一些社会交往的直接指导,幼儿对于社会交往的规则接受进程缓慢。例如,当孩子正在进行请客的角色游戏时,如果家长能够扮演客人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给予幼儿一些直接指导,那么幼儿会对社会交往规范有更形象深刻的理解。

(四)家长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幼儿亲社会行为需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基础,而这需要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进行,不仅需要发挥幼儿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家庭与幼儿园的一致性作用,需要家长悉心引导,督促幼儿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目前很多家长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余心而无余力。

一是家庭中父母都忙于工作,不能够与孩子进行长时间的相处,对于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能进行及时的纠正,对于幼儿的一些良好习惯不能一以贯之的养成。例如,在孩子遇到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需要家长每次都要进行悉心引导,长此以往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家庭内部的教育意见不能达成一致。例如,在孩子遇到想要的东西时,母亲可能会坚持不给孩子买,即使哭闹也不会买,但是父亲一看到孩子哭闹就会忍不住同意给孩子买,满足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

四、亲子阅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亲子阅读观,提高亲子阅读对亲社会行为教育的价值认识

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目前来说,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认识还有些不足,很多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在睡觉之前给幼儿读故事,帮助幼儿进入睡眠,或者是把阅读作为幼儿识字、单纯的获取知识的工具,忽视了亲子阅读对于幼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因此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阅读观,并且进一步提高家长亲子阅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认识迫在眉睫。

一是家长要认识到亲子阅读主要是为了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发展,而非单纯的获取知识。图画书中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形象的图画,有趣生动的人物,除此以外,通过阅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都是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二是家长要认识到亲子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对于孩子的教育管理具有纵容、宠溺的倾向,这对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在图画书《好好说话》中,“我”与马里奥因为一个皮球发生了争执甚至是攻击性行为,在双方家长的引导下学会在产生冲突时与人沟通交流,进而化解了“我”与马里奥的冲突。家长与孩子阅读这个故事时,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情景表演等互动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学习故事中“我”马里奥是如何进行沟通、表达的,能够帮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与人相处方式,提高对社会交往规则的理解。在这个故事中蕴含的价值不仅仅是书上的语言文字,还有故事中情节、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这都能够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亲子阅读观是首要的。

(二)提升亲子互动的有效性,增强幼儿与人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到亲子阅读的真正价值后,提升亲子阅读过程中互动的有效性,让其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是达成幼儿亲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实施途径。游戏中的幼儿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阅读,不仅能够增进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幼儿期的孩子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戏方法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性更高。角色扮演游戏要求幼儿对故事内容能够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心理、前后逻辑等的理解都需要调动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配合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幼儿提供尝试各种人物的机会,理解人物心理。在游戏结束后,家长可以对幼儿扮演过的角色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积极的人物行为表现鼓励幼儿视为榜样进行模仿,对于消极的人物行为表现给予指正。

 (三)创设情境,提高幼儿观点采择能力与移情能力

幼儿的移情需要认识、辨别、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并对他人的情感状态做出反应。不论是观点采择能力还是移情能力都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幼儿在社会交往活动、交流、体验中逐步掌握。亲子阅读为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教育契机,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利用故事情节,创设社会交往情境,通过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逐渐了解对方的态度、观点。比如《南瓜汤》[23]故事中,在阅读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家长可以与幼儿以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展开对话交流,让幼儿身临其境,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在不同的立场下表现出行为态度的原因,在日后与人交往中出现类似情境时能够感同身受对方的立场,给予理解,从而做出亲社会行为。

(四)寓教育于生活,挖掘阅读中的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价值

社会教育本身就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在亲子阅读活动过程中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并不是永久的,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强化、运用、榜样学习中得到巩固加强的,因此寓教育于生活有助于将阅读中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得到更好的巩固运用。

一是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及时强化,最好以表扬奖励为主,更有助于调动幼儿亲社会行为表现的积极性。比如,在绘本《这是我的!》[26]中讲述了有三只青蛙住在一个小岛上,他们每天都会因为东西属于谁而争吵不休。一天,岛上下起了暴风雨,所有的东西都被水淹没了,三只青蛙在一块“大石头”上共享了恐惧和希望的情绪,从此三只青蛙便懂得了分享和共享。在阅读故事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知道与人分享的喜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当幼儿做出分享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与鼓励,在不断的强化中使“分享”真正成为幼儿的良好行为品质。例如,家里有小朋友做客时,幼儿能够主动的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与客人小朋友一起玩耍,家长就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夸赞,让幼儿明白这种行为是好的。

二是在生活中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运用创造机会。一个良好行为的习得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练习运用,比如在阅读《这是我的!》之后,家长可以通过开办生日会、带着幼儿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等方式,为幼儿提供发生分享行为的情境。家长在与幼儿日常相处中,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分享,例如在幼儿吃好吃的零食的时候,家长可以询问幼儿“可以给爸爸吃一个吗?”。

三是家长为幼儿树立行为榜样。家庭是幼儿所接触到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并且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长度过的,因此家长自身的行为表现对幼儿有很深的影响力。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家长在教育引导幼儿的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生活中如何要求幼儿也要如何要求自己。比如,家长在见到朋友、长辈时应该主动问好,为幼儿树立榜样,再教育幼儿见到朋友长辈要主动问好。或者当母亲在忙于家务的时候,父亲也应该在自己空闲时主动提供帮助,在潜移默化中这些良好的行为表现就会深深地刻在幼儿的脑海里。亲子阅读活动中习得的良好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能够充分挖掘阅读中蕴含的价值。

五、结语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而阅读中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立体,如果家长能够充分利用亲子阅读,引导幼儿学习模仿故事中的优秀人物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应用于生活,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力。另一方面亲子阅读需要通过亲子间的互动进行,这种亲子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处于一种愉快轻松地氛围中,体验阅读带来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激发幼儿的阅读的兴趣,这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育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总之,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而亲子阅读则是家长对孩子最温暖的陪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晨.家庭亲子教育中的绘本阅读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

[3] 辜思佳.亲子阅读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D].湖北师范大学,2021.

[4] 王玉婷.3-6岁亲子绘本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D].鞍ft师范学院,2018.

[5]陈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D].延边大学,2015.

[6]张振俊.言传身教,榜样力量——关于做好幼儿家庭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211.

[7]朱龙凤.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9):87-89.

[8]田美芳.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0):67-68.

[9]杜月花.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2021(13):51-52.

[10]Bruni O,Baumgartner E,Sette S,et 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sleep behavior in normal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J].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2014,6(10):1119-1127.

[11]Bergin,Christi.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uring beginning reading[J].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2020,2(4):681-706.

[12]S.D.Gestetal. Shared book reading and children’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skill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arental disei Pline praetiee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 2004(02):18-37.

[13]Marjorie J.Kostelnik 等(著)王晓波(译).0-12岁儿童社会发展——理论与技巧[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8:8-9+388-395.

​​​​​​​

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亲子阅读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1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5726.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16日
Next 2023年9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