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发展传统文化元素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部分。X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史无前例地运用中国元素,运用优秀的特技效果,表现中国功夫与自然环境、视听元素与情节核心的融合,源自中国武侠小说。《功夫熊猫》的成功首先归功于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同时又在电影中加入了西方文化因素,在艺术创作中通过两种文化的柔和加工,在电影中体现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个隐藏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当前国外电影在制作中大量使用中国文化元素,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我国拥有广大的电影消费市场。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合我国观众的消费需求,通过在电影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另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在全球化中也得到了国外观众的喜爱。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选择《功夫熊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部影视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的使用,从而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应用中的艺术魅力。而功夫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元素,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认知群体,另外大熊猫作为我国特有的动物,随着我国熊猫外交的特色形式的发展,因此熊猫也成为我国文化元素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从“功夫熊猫”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影响;作用
一、引言
中国文化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因此在全球的影视作品制作中广泛使用中国元素。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也受到世界各国高度的重视和赞扬。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有着和平、团结的美好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电影伴随着商业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输出意识形态,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对于接受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以及形象传播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彭雁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拓新[J].电影评介,2019(09):109-112.]]将中国功夫与熊猫两个元素相结合的电影《功夫熊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将其以电影形式相结合足以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之兴奋。
《功夫熊猫》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作品,通过广泛运用中国文化元素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陈化宇.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评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J].电影文学,2009(05):62-63.]]在这一电影中,充分展现了英雄主义的色彩,通过讲述主人公阿宝降妖除魔、保卫家园的过程中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了功夫高深的功夫大师,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升华,坚定了成为一代大侠的信念。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素材和元素一时之间风靡亚洲,取得了商业和文化上的巨大成功,电影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一片中的体现和展示并不是浮光掠影、敷衍潦草的,而是深深地深入到了电影的各个情节之中,令人不断深思和回味。
《功夫熊猫》一片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本研究对《功夫熊猫》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进行探究,能够为中国电影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启示,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功夫熊猫》中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
《功夫熊猫》的成功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婉转曲折,动画制作技术的精雕细琢,电影中多种多样的中国文化元素更是点睛之笔。因此,极有必要对其进行探析。
(一)动物元素
中国功夫和熊猫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当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能够在第一印象中想到中国。在该部影视作品中,人物元素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浣熊虽然是非洲动物,但是在影视作品中通过留着长胡须,用筷子吃饭以及佩戴玉佩等风格,展现出中国老者的形象特征。最典型的就是使用中国熊猫作为主角的人物形象,阿宝这只熊猫在影片中是一个逆袭成英雄的形象。作为哺乳动物的熊猫,在电影中最有趣的一个设定便是”熊猫的鸭子爸爸”创意。俗话说”一母生九子,子子不相同”,但是在电影里大家还是会好奇鸭子怎么会和熊猫成为父子呢?在父子场景中,熊猫和鸭子这两个不相关的元素又会产生何种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鸭爸爸一生只能做面条,但是他喜欢做面条。从生物繁衍的角度来看,鸭爸爸无法生出一个梦想整天成为武术家的大熊猫。因此,在电影结尾时,熊猫询问鸭爸爸是否有血缘有亲戚关系时,鸭爸爸回避了一些问题,他却说出了制作面条的秘方,这足以说明鸭爸爸深爱着阿宝,宁愿说出一生都在热爱都在追求的面条秘方,也不愿让阿宝知道残酷的现实。从该角度看,鸭爸爸已经告诉了阿宝答案。同时,情节也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引起观众的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为下一集做出了铺垫。
这部动画电影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熊猫动物元素以外,还含有其他元素,即影片中的五大高手——老虎、螳螂、蛇、鹤、猴子。作为熊猫肥波的师兄师姐,不仅可以代表着动物模型元素,还代表着中国武术中的虎拳、螳螂拳、蛇拳、鹤拳、猴拳,将武术与动物相结合是不同元素相互碰撞的呈现,而且把外延繁复内涵抽象的”中国功夫”进行了研究,具有高度集中概括与具象化,令人拍案叫绝。这一设定为整部电影的开头创造了一个戏剧性的冲突。神龙大侠不是五大高手,是一只开头不起眼的小人物,于是大熊猫的形象和小人物的开场设置引起了鲜明的对比。然而熊猫的五个盟友则代表着五种动物元素所蕴含的五种中国功夫拳,不知不觉的让海外观众看到了中国的功夫。
(二)中国功夫元素
中国功夫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代祖先在劳动、狩猎等生存技能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特有的中国武术形式。这些原始的生存技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为中国武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外都受到尊敬,不只是我们历史源远流长,更是因为其中融入了太多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血汗。《功夫熊猫》的第二部对比第一部来讲,大大增加了中国功夫的元素,多次出现了中国功夫的典型招式,例如:无影脚、太极等等,使观众可以一目了然,感受中国功夫的热血沸腾,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功夫熊猫》不仅是对中国武术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武术的致敬。
在该部作品中最具有特色的元素创意就是“功夫+熊猫”。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中,熊猫和功夫是最具代表的文化元素之一,展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民族形象。而通过将这两个中国元素有效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功夫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也有效的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全球。作为我国特有的动物之一,熊猫神秘而可爱,可以充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因此通过在电影中加入熊猫元素可以更好的获得中国电影市场的认可,吸引更多的消费观众。因此在该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功夫熊猫风席卷了全球。
对西方人来说,功夫不仅是中国元素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神秘的力量。在《功夫熊猫》中,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中国特有的功夫和熊猫融入到过往事件中,令人感叹。在传统功夫中,蕴含着中国武术元素,如“飞檐上壁、北国神功、骨滑手掌、灵博微步”等中国武术元素,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文化功夫。经过对中国功夫的深入研究,该片的创作者进一步以中医的“五鸟戏”为起点,选择简单易懂的动物作为起点,以虎、猴、蛇、蟑螂、鹤为神奇战士的动画形象。有武术知识基础的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发现了每一只动物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武术。该片中以形象生动、雅俗共赏的方式使X的观众对中国功夫有了直观的领悟,也让中国观众对中国传统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功夫熊猫”无疑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大胆创新。功夫和熊猫是中国的两个特点。以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功夫熊猫中传播的详细分析。首先是电影中的“功夫”元素。功夫是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智慧的结晶,是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的功夫电影和电视剧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少林,太极,永春等中国功夫的研究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全球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毫无疑问,中国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功夫熊猫》作为一部外国电影的中国类型,融合了东西方元素,而东方元素的创造性运用是一大特色,影片中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熊猫,这就是创造力。
(三)生活文化元素
影片中的环境也清楚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故事的背景是和平山谷,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山谷。在这个宏伟的天堂里,您会看到中国建筑,蓝天白云下的古典凉亭和凉亭,蜿蜒的石阶,阴阳八幅图,刀叉,剪纸,皮影戏,丝绸,汉服,灯笼,鞭炮,穴位,纪念拱门,宫殿,寺庙,占卜,吊桥,盘龙珠,宽寨巷,集市,面条店,steam头,筷子,绿色琉璃碗,麻婆豆腐,黄宝车,四人轿车椅子,龙舟,舞狮,针灸等等,中国背景的气氛用浓重的墨水和色彩呈现。三年后,《功夫熊猫》的第二部电影再次登陆中国。为了提高影片的视觉效果,制片人不仅邀请了中国古代文化学者作为顾问,还参观了少林寺,平遥古城和四川青城山。正是因为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才创作了第二部电影《功夫熊猫》,具有更多的中国视觉效果,令观众倍感钦佩。《功夫熊猫》是一部具有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影。为了增强“中国元素”,该影片直接保留了“乌龟”,“麻将”,“脚子”和“十甫”的汉语发音。此外,建筑物的风格和特色以及服装的设计和造型都是一对一的中国元素的修复,甚至将西方刀叉变成一双筷子,将法式面包变成了中国的小笼子,影片中的书法,轿车椅子和其他细节都反映了“中国化”,影片中还介绍了中国元素,例如针灸疗法,放鞭炮和赶庙会。即使是中国画,瓷器,墙壁上的图腾和内部装饰的圆柱表面上的雕刻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其次是电影中的民俗,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该片导演是一个中国迷,学习中国文化数十年,拍摄该片花费了5年时间,耗费了1.3亿美元,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的运用在影片中,在国际社会中广受好评,无疑是一次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成功之举。在《功夫熊猫》的第二部电影中,传统的中国皮影戏,剪纸和新年画相继出现。这些图片的色彩,质感和氛围使我感到这些外国导演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形式上做了很多工作。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西方文化是最伟大的人们,没有任何障碍地大胆研究中国道教和易经,并收集了许多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资料,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能量。
最后,另外在电影的艺术当中,中文版的网络时尚线也增加了电影的笑点。例如在影视作品中主人公阿宝说的“你真的很牛的姐姐”,“神马是浮云”,“我爱你”等网络流行语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色彩,让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之于不禁回味熊猫的可爱与幽默。
二、《功夫熊猫》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蕴
《功夫熊猫》中体现了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背后具有不同的意蕴,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
(一)儒家思想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积累了许多祖先的劳动智慧,例如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儒家思想表达了不同宗教的世俗诉求。以忠诚和孝道为基础的儒家思想是不同宗教精神观念的世俗延伸。不同宗教的精神信仰在以儒家为基础的忠诚和孝道中找到了世俗要求的统一体。在伟大的文化领域,例如文学,艺术,民俗,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医学,医学,健康,气功等,都涉及许多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中。在电影中,一只宝,熊猫,有一个鸭子的父亲。当他得知鸭子的父亲只是个养父时,一只熊猫继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顺美德,即“儿子寻乡,女人寻母”。开始寻找家人的故事也非常热情和感动。复仇的精彩战斗场面使观众兴奋。滑稽和武术相结合的情节正在锦上添花。影片中也体现了汉字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人格特质。在得知自己不是鸭爸爸的亲生儿子后,鲍某经历了失落与失落的阶段。鸭神父甚至绝望地认为他的儿子不会再回到他身边,但是最后,一个宝回到了鸭父神,他遇见他的第一句话是:“你是我的父亲。”,繁体中文“孝顺”。虔诚”在这部好莱坞动画电影中无意中向观众展示。此外,影片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太极文化的精髓。刚开始,师父告诉宝:“功夫的最高境界是静止与人性的结合。只要冷静下来,一切皆有可能。”最后,宝也意识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省心”,然后他就可以克服刚柔相济的困难,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此外,当师傅发现阿宝贪吃时潜力惊人时,便因势利导,不断训练反应和速度,不断提高练武水平,这正是儒家因材施教思想的典型体现。中国作为古代的教育教学倡导的是一种具有个性心理发展的教育,这一文化理念和西方的教育管理思想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在我国的教育界中忽略了该类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应用。对于人而言,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该发展个性化教育,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在影视作品中,阿宝能够成为功夫高手也正诠释了因材施教的内在含义,选择合适的方法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功夫熊猫》充分的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过在当前全球主流价值观范围内,西方文化依然影响着大众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因此许多观众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认知基础上欣赏该部影视作品。因此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前全球化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道家文化
在《功夫熊猫》中,功夫元素与我国的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影视作品中,武术大师乌龟作为武术的集大成者,充分展现了道家文化思想和佛家文化思想。该人物形象具有着道家的飘逸潇洒,又拥有着佛家的大彻大悟与内心的平静。乌龟拥有着高深的武功以及超凡的智慧,能够通过表象发现内在的东西。阿宝这样一个开始碌碌无为的熊猫,而乌龟大师却把拯救世界的责任托付于阿宝,这既展现出了乌龟大师的非凡智慧,也体现出了其拥有的魄力。因为乌龟大师知道仅仅使用武力无法有效的抵御雪豹,而需要超凡脱俗的中国功夫才能更好的保护家园。而主人公阿宝并不适合练习普通的中国功夫,但也反映出阿宝拥有着巨大的习武潜能。虽然阿宝平凡,但拥有善良的内心,具备成为武林高手的条件。电影中也诠释了英雄的本质来源于内心而并非外貌,充分体现了佛家成熟的见性成佛理念。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刷新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关键就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发现这一点。
电影中融合了许多中国道教文化思想。桂贤人和子的研究,以及鲍和芋头之间的发展,都是一个明显的静态运动。道教强调静态克制,弱者赢得强者。不仅如此,功夫熊猫还引用了许多老子的哲学。例如,乌龟仙子对浣熊说:“我的朋友,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就像水。当水在波动时,您很难看到正在发展的东西。只有当它平静下来时,您才能知道。”这句话是老子《宁静的徐晴》的英文版。在道家看来,很多事情都应该走自己的路,真理会在它出现时出现。因此,一个宝成为了救赎的英雄,这是自然的结果。正义最终将战胜邪恶。这不是一种宿命论,而是通过因果关系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恐惧或避免。道教最集中在电影的结尾。雪豹和宝终于获得了龙的秘密,但发现原始秘密一无所有,真正的力量是看不见的。这就是中国道教“虚无”思想的体现。道是“虚无”。由于存在空隙,我们可以容纳天地万物的力量。
(三)佛家文化
在老虎,蛇等勇士的装束中,以及武术动作中,也有许多佛教的含义。例如,起重机经常在影片中写“真”一词。这部电影更加关注武术的精神体验,主题思想与禅宗思想具有高度的重合。而对武术而言,既需要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同时也要在生活中融入武术精神,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从而成为一个具备灵魂的战斗者。同时彰显出精神作用,并不是忽略了练习实践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深入实践,才能更深入的了解武术的精髓内容。因此,尽管鲍先生的企业资格中等,但他可以通过学习顿悟来理解武术的真正含义。真正的力量发展不是为了对抗的力量,而是为了决心的力量。力量与力量的碰撞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解决仇恨比制造新仇恨更为重要,这是中国武术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素材,对于影视业发展具有不可置否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运用在影视业的素材进行分析。
(一)中国化的场景
虽然《功夫熊猫》是X电影公司开发的影视作品,但整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元素。无论是电影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形象塑造,都包含了众多的中国风情色彩,例如武术大师修炼的翡翠宫,都显示出我国独特的风土人情特征。[[[]孟轩羽.浅谈中国文化元素在动画《功夫熊猫》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6(06):138-139.]]首先,在整部电影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色彩背景,因此在中国电力消费市场中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不会出现文化冲突。其次,电影元素的选用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例如亭台楼阁的建筑形式,直接可以让观众联想到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构造,同时在音乐配置上广泛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武林比赛也选择了色彩鲜明的中国民间音乐,还要舞龙舞狮,再穿插这中国的水墨画的场景,很有中国味。弘扬和表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让国外的观众朋友们更加对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刮目相看。
(二)中国化的人物
在《功夫熊猫》中,虽然人物形象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是电影制作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加工,更好的将中西方文化色彩融入到人物形象中,这也让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的转化。[[[]刘浪.中国文化精粹的发掘探究——以《功夫熊猫》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111-112.]]从《功夫熊猫》的片名可以得知,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中国的熊猫。由于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能够充分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在全球形成广泛的影响力。熊猫拥有憨态可掬的外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良好的口碑形象。熊猫既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和平的象征。因此即使东西方文化不同,但由于该人物形象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被广大观众接受喜爱。同时电影中其他元素也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功夫中的典型代表元素,例如乌龟大师就像中国故事中善良而博学的长者一样,他是超凡的,值得尊敬。这一点则是利用人们对熊猫和一些动物的好感印象,加深了观众对中国动物的喜欢,潜移默化的让全世界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三)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化的生活方式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生活饮食等历史文化。中国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应用不仅在于场景布局和角色选择,还在于角色的服装,食物,住房和交通。至于人物的服装,鲍家穿着传统的中国围裙。凭一双传统的布鞋,可以判断出鲍是中国人。浣熊大师和宝的父亲的衣服更加优雅。鲍的父亲身穿唐装,中间穿着一排排纽扣。浣熊大师的服装具有中国道教服装的风格。材料像中国亚麻,袖口上绣有祥云。在饮食方面,和平谷的村民经常光顾宝父的面馆。面条是和平谷的主要食品之一。此外,还有小龙堡,这是龙族战士最喜欢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筷子和碗成为影片中的常用道具。它们不仅被村民吃饭时使用,而且是包和浣熊大师一起练习时的重要道具。此外,宝的面条店是一个独立的庭院,装饰着红色彩绘的空心窗户,黄色的屋檐,木制楼梯和祝福灯笼。在门的拐角处,有几根生长良好的竹子,充满了古典韵味。龙厅的正殿有紫禁城的影子,尤其是图腾柱。屋顶上的龙雕是中国传统龙的形象,在皇家建筑和服装中很常见。山顶上的正殿,山坡上的拱门,被云层和水包围着,是中国的典型形象。
(四)中国哲理
《功夫熊猫》这部影片的制作者在人物台词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台词中也是处处彰显中国式哲理,可见对中国文化研究之用心和深刻,让观众在观影之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张慧姣.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研究[J].今传媒,2017,25(07):102-103.]]影片最终都是要回归到现实哲理当中,中国化的哲理让世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电影中的部分台词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却体现出了身份的人生哲理。尤其是智慧的龟大仙说的话都耐人寻味。在桃花树下,龟大仙对浣熊师傅说:“我不能强迫这颗桃树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我只能等它成熟。”仿佛要告诉我们,一切都有自己的自然生长周期,不能改变它的性质,而是通过细心、耐心的培养和呵护,让它变得更优质,切勿“揠苗助长”,颇有欲速则不达的哲理意味。乌龟还说:“昨天是历史,明天仍然是个谜,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他强调了当前现实的重要性。只有把握今天,我们才能看到历史并预见未来。另外在影片的结尾浣熊大师也讲了具有深刻意义的话:“你是龙族战士,你给这个山谷带来了和平”,“我没有死,我只是在享受和平”,这表明中国功夫的“真”。它的最高境界不是深不可测的武功,征服敌人,也不是统治世界,而是和平,即最和平,最和谐的国家,这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追求的最佳状态。阻止了阿宝梦寐以求的鸭子父亲也说了平常的“真相”:“我私人汤的最高机密成分什么都没有。如果你想做点特别的东西,只需要相信那是特别的即可。”这里的意思是让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作者认为,这也是电影中的龙卷轴为何空白的原因。世界上最强大的武术秘诀是自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拥有无限的潜力。这些线条是用中国风格的内在,深刻,深刻的表达而写的,显示了电影创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和认可。
参考文献
[1]彭雁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拓新[J].电影评介,2019(09):109-112.
[2]陈化宇.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评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J].电影文学,2009(05):62-63.
[3]孟轩羽.浅谈中国文化元素在动画《功夫熊猫》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6(06):138-139.
[4]刘浪.中国文化精粹的发掘探究——以《功夫熊猫》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111-112.
[5]张慧姣.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研究[J].今传媒,2017,25(07):102-103.
[6]金毅.《功夫熊猫》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03):158-159.
[7]龙丽娜.电影《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演绎[J].大舞台,2014(11):102-103.
[8]李徽.中国元素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阐释[J].电影评介,2014(19):44-45.
[9]袁帅.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基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个案研究[J].电影文学,2013(08):44-45.
[10]翟学凤,杨艳.中国文化在《功夫熊猫》中的实践[J].名作欣赏,2013(12):161-162.
[11]马伟莲,赵翠玲.中国元素在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08):51-52.
致谢
直到论文的完成,才真正意识到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抛弃了许多。大学的教育让我学会了从更多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论文写作的过程十分漫长也很枯燥,由于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浅陋,往往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都得翻阅好多资料才能理解。老师针对我提出的问题以及论文中所出现的不规范之处,都及时回复,解开了我在论文写作时的许多疑惑。虽然这次论文选题有点仓促,但我却很享受论文写作这个过程。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这次论文中老师孜孜不倦的学者态度令我钦佩不已,值得我去敬仰和学习。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