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师幼互动是中班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可以促进中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师幼互动的主体、主题、方式、内容、时间和效果等方面对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进行研究,探究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优化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师幼互动;户外活动
1绪论
1.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与教师在户外活动活动中的互动现状,通过观察并分析户外活动中问题及原因,从而为户外活动中教师和中班幼儿互动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策略和建议,为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提供帮助。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教师开展有效的户外教学策略不仅对中班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而且能够帮助中班幼儿建立团体意识和规则意识,进而为促进师幼互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知识。
1.2.2实践意义
有利于教师为中班幼儿提供活动过程中的需要和帮助。有利于中班幼儿在接受良好的师幼互动过程中,能够更加活泼开朗,发表意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从而使中班幼儿能够喜欢和享受在中班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在知网上收集和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此次研究引用了12篇国内相关文献,4篇国外相关文献,为了研究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1.3.2观察法
观察法是中班幼儿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中笔者借助实习机会,观察中班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情况,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做《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观察记录表》了解当前教师和中班幼儿互动的现状。
1.3.3访谈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进行有目的的谈话来了解情况,是为了更方便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笔者为了解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中班幼儿互动的现状和问题。通过编写“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的访谈提纲”对5名中班幼儿园教师约定时间和地点,就地进行了访谈。
1.3.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方法。笔者在户外活动活动中选取一部分师幼互动的有效事件,进行个体案例分析。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教师在活动中与中班幼儿发生发生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中班幼儿不仅与同伴、家长及社会会上的其他人发生互动;教师除了与中班幼儿互动外,也会与家长及同事之间发生互动。师幼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2.1.2活动活动
活动活动有利于激发中班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与中班幼儿沟通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游戏中,从而可以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促进中班幼儿的全面发展。
2.1.3户外活动活动
户外活动是体育运动之一,教师根据中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户外活动活动的开展为中班幼儿的活动增加了许多的乐趣,为中班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了帮助,使中班幼儿认识到户外活动活动除了舒展身体以外,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玩耍。
2.2国内研究现状
周欣(2003)《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不能全面的关注中班幼儿,中班幼儿不能发挥自主性。[1]
王小英、朱慧会(2017)《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师幼互动中中班幼儿施动行为及其影响研究》指出中班幼儿园环境、教师和中班幼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
庞丽娟(2003)《教师与儿童发展》指出师幼互动是中班幼儿园中常见的互动方式,儿具有独立的个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教师是中班幼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互动关系发生在中班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中。[3]
贾倩倩(2014)《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对户外活动中的教师对中班幼儿的控制性很强,对中班幼儿的行为不满时,会及时制止容易影响互动关系的形成。[4]
综上所述,教师在户外活动中没有发挥中班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师幼互动关系受户外活动环境、教师及中班幼儿的影响。
吴海云(2015)《中班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探索》中他指出,教师回应中班幼儿的次数较少,是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加上平时忙于完成教学进度,对中班幼儿提出的问题不会积极回应。[5]
赵师师(2016)《滕州市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调查与建议》中发现教师在户外活动中,对于中班幼儿提出的问题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帮助中班幼儿解决困难。[6]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教师的回应方式和认知观念不同,有的教师会主动帮助中班幼儿听取中班幼儿意见,有的教师只会忽视中班幼儿。
毕甜甜、邹海瑞(2016)《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中提出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利用率低,活动的游戏材料少,户外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中班幼儿活动的需要。[7]
虞静(2020)《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到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地的分布不均,各个班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拥挤在一起,导致中班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时间短,当户外活动开始时,要错开场地活动的时间。[8]
综上所述,当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利用率不高时,会导致互动材料稀疏,户外的互动时间短,场地不够用,户外活动的场地要足够宽敞和独立,有利于满足中班幼儿活动的需要,帮助中班幼儿锻炼身体。
张晓岩(2013)《中班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探究》认为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活动中要发挥中班幼儿的主体性,多听取中班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以中班幼儿为中心,建立的游戏模式,营造合理舒适的活动环境探究中班幼儿的需要。[9]
琳春菱(2016)《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建立有效师幼互动核心构架》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中班幼儿的养育者和爱护者,中班幼儿只有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才能不断的茁壮成长,户外活动中有效互动的形成,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中班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能够让中班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10]
高婷婷(2019)《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中中班幼儿在活动中的成就感是通过活动中与教师有效互动产生的。有效的互动,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中班幼儿。[11]
曹红梅(2021)《中班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教师往往将游戏的步骤教给中班幼儿,耐心细致的为中班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多开启户外游戏活动的形式主题,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中班幼儿的自信心,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12]
综上所述,在户外活动中中班幼儿园教师要多发挥中班幼儿的主体作用,并且应该合理的安排户外活动的场所和时间中班幼儿活动的场地要足够宽敞和独立,满足中班幼儿活动的需求,多以中班幼儿为中心,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尊重中班幼儿的个体差异,从中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多种户外活动形式,培养中班幼儿的积极性,以便于为师幼互动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2.3国外研究综述
Fein(1993)通过研究发现,师幼互动会受到中班幼儿自身发展情况的影响。教师更倾向于对性格开朗的中班幼儿进行关注并给予反馈。[13]
Kagan(1988)指出教师只会和积极的中班幼儿进行互动,活动中关注也多,对于活动中不爱说话的中班幼儿,互动频率少,关注也少。而导致积极的中班幼儿会存在越来越喜欢和老师说话。[14]
Blatchford(2003)指出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教师都能清楚的了解和关注中班幼儿,发现中班幼儿的个性,改变教师对中班幼儿的看法,但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中班幼儿更多的是与同伴之间发生互动,不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是询问同伴。
Rudasill(2006)等人研究表明,中班幼儿自身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师幼互动。有泼调皮,但自身能力不强的孩子容易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不高;而性格内向、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中班幼儿会更加依赖教师。[15]综上所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中班幼儿、教师、中班幼儿园是影响师幼互动的主要因素。
3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调查
师幼互动在中班幼儿园中是随处可见的,可以促进教师与中班幼儿的发展,帮助中班幼儿提供更多社会交往的能力。笔者通过去中班幼儿园实习的机会选取120例观察事件,对所在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的师幼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3.1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互动主体的现状调查
在户外活动中笔者观察到以教师为主体的事件有76次,中班幼儿为主体的事件有44次,具体分布频率如下:
图3-1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主体分布统计
从图3-1中可以看出,教师作为施动者开启的互动事件是最多的,所占比例为63.3%,中班幼儿作为施动者开启的互动事件最少,所占比例为37%。结果说明教师开启的事件比中班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多,所占比例大。
本研究笔者通过在户外活动的观察师幼互动的主体行为,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案例1
在上午的户外活动中,大一班正在进行“扔气球”的游戏,教师先将中班幼儿分为两组进行,并告诉中班幼儿要将气球扔到前方向的篮子里,那个组扔的多就为获胜的一方,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都非常积极,这时明明小朋友,告诉老师他不想玩这个游戏,老师说:“为什么呀”,明明说:“不好玩我想去玩旁边滑滑梯”,老师说:“不行你必须玩这个,如果不玩这个的话其他的你也不要玩了”,这是明明不高兴了,并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中。
在案例中,教师为了完成自己开展的户外活动并要求中班幼儿,跟着自己的安排走,对中班幼儿出现的行为及时制止,忽视中班幼儿的主体性并控制中班幼儿。
3.2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互动主题的现状调查
在本研究中,通过观察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与教师互动的主题现象,将互动主题按照互动主体分类,一类是教师开启的互动、一类是中班幼儿开启的互动,各分为七个主题。具体分析如下:
3.2.1教师作为施动者开启互动的主题分布现状调查
从表3-1中可以看出教师发起的主题中维持秩序所占比例最大,所占比例是26.3%,其次是示范动作占20%,指导动作占14.4%,所占比相对较高,然后是评价占13.1%,讲述规则占12%,这两个主题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最后是下达指令和提问,所占比例分别是5.2%和9.2%,所占比最低。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教师作为施动者时开启的互动主题中,对维持秩序比较重视;给中班幼儿提出的问题及下达指令的互动就比较少。
案例2
在上一节名称为“向前冲”的体育活动中,这个游戏是让中班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跨过障碍物,跑向前方的终点,这时点点和壮壮两个小朋友在后面排队时讨论,点点说:“我觉得我会碰到障碍物”壮壮就说:“我不会碰到,并且我会第一个到达”这时两人就说话声音越来越大,被胡老师听到了,胡老师训斥道:“你们两个还能不能好好玩游戏了,一直就听见你们两个的声音”这时壮壮就说:“胡老师,我们刚才在讨论,会不会碰到旁边的物体”胡老师就不高兴了,就对他俩说:“你们两个不玩就回教室去,一直吵吵”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对点点和壮壮发起的行为及时制止,教师忽视了中班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目的是保证班级活动的有序进行。
3.2.2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在户外活动活动中发起互动主题的现状调查
从表3-2中可以发现,中班幼儿发起的互动主题中告状的次数最多,所占比例为23%;其次是寻求关注和帮助教师做事,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11.3%,然后是表达情况所占比例为11.3%,询问所占比例为16%,寻求帮助11.3%,这三个主题所占比例较高;最后是发表意见为主题的最小,所占比例为7%。笔者通过观察中班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发起的互动主题,并使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案例3
又到了玩游戏的时间了,本次将玩一个名为“投球进圈”的活动,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动作,游戏开始时并在分发的皮球,这时大多数中班幼儿,都说老师我帮你发球吧、我帮你放圈,游戏开始时老师说:“将队伍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那组投得多”这时笑笑小朋友就说:“老师我看见有好几个小朋友插队”,老师说:“都有谁”,笑笑说:是“思思和朵朵插队”,然后她们两个匆忙的跑到老师身边说:“我们没有”这时笑笑说:“你们就是插队了你们必须排到后面去”。
这个案例说明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会存在许多的告状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园的中班幼儿喜欢帮助老师做事,在活动过程中善于表现自己,渴望得到教师关注,善于发现同伴之间的一些行为,寻找与教师谈话的机会。
3.3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互动方式的现状调查
教师主要采用引导、顺从和帮助等三种方式,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中班幼儿正确遵守活动规则,活动过程中顺应中班幼儿的方式,帮助中班幼儿解决活动中所出现的困难,中班幼儿主要采用与教师交流、听从教师安排、分享活动的乐趣的方式,有利于建立良好师幼互动的关系。
通过表3-3可以看出教师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引导式的次数最多,所占比例为47%,其次是帮助较多,所占比例为32.8%,最后是顺从的方式所占比例较低,所占比例为20%。中班幼儿主要采用的方式中听从的次数最多,所占比例为45%,其次是与教师交流的次数较多,所占比例为34%,最后是分享的次数最少,所占比例为20%。
本研究笔者通过观察教师与中班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发起的互动方式,并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在一节名为“贴报纸”的户外活动活动中,王老师边引导示范边说:“本次活动的游戏规则为将打开的报纸贴在自己的小肚皮上,开始时可以用手扶着报纸,但是跑的过程中手要放两边,并且从跑道的起点跑到起点的终点,过程中报纸不能有损坏和掉落”,在活动开始时,多数中班幼儿在教师示范中,细心听从教师所说的话并且能与教师同步,帮助教师摆放报纸。过了几分钟后老师发现多多,一直在旁边发呆,并询问原因。多多说:“老师我的报纸总是贴不稳,我不想玩了,”王老师立刻鼓励她,这游戏很好玩的,快来试试吧,多多还是无动于衷。
通过数据以及观察中可以看出教师与中班幼儿的互动方式主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式为辅,顺从式占少数,而中班幼儿回应教师的方式过于消极,不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游戏的玩法。
3.4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互动时间的现状调查
在中班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表中,规定中班幼儿每天至少要有充足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此期间教师合理的安排活动规则,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处于活动的引导者与开发者,对于中班幼儿的问题积极做出回应帮助中班幼儿。笔者对成都市3所中班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进行了观察。
通过此表分析得知,中班幼儿晨间和早操活动平均是20分钟,上午活动平均是30分钟,午间活动平均是10分钟,下午活动平均是20分钟。
通过上述数据笔者为了更好的了解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的情况,抽取了两名教师进行了访谈:
[教师访谈1]
笔者:在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您与中班幼儿互动的时间有多少分钟?
教师A:“根据每天的天气情况而定,天气好的话,那么户外活动都会根据中班幼儿园的时间安排进行,如果天气不好的活,那么我们会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活动。”
教师B:“我们通常是冬季和夏季户外活动时间较短,因为冬季天气较冷,早晚温差大通常只会在早操、上午活动和下午活动。夏季气温比较高孩子们容易中暑,所以通常会进行晨间活动、早操和下午活动。”
教师C:“我们通常会在晴天和阴天进行户外活动,有时会利用上午的户外活动时开校会,通知本周的主要事情,开完后会根小班、中班的一起活动,活动的场地会减小。”
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会受到天气情况,和中班幼儿园时间分布不合理,及场地划分不明确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
3.5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效果的现状调查
师幼互动效果是指,教师与中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如果达到教师和中班幼儿将会产生两种行为取向,即接受和拒绝。
在表3-5中可以看出,在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中,中班幼儿主要是以接受的次数较多所占比例为60%,拒绝的次数较少,所占比例为39%,中班幼儿发起的互动中,教师拒绝次数最多,所占比例为73%,接受的次数最少,所占比例为27%。这说明在中班幼儿发起的互动中,教师主要是以拒绝为主,接受的次数较少而在教师发起的互动中,中班幼儿大部分以接受为主,少部分拒绝。
案例4
在一节活动名称为“踢毽子”的户外游戏活动中,中班幼儿都积极拿出自己的毽子,等待教师发出的指令,过了几分钟教师说:“游戏开始咯,看看谁踢的又快又多”,孩子们听见教师发出的指令后迅速开始踢,甜甜急匆匆的跑过来说:“老师我毽子坏了,帮我修一下”,这时晨晨说:“老师我毽子踢不起来,它总是掉”,教师说:“你可以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踢的”,晨晨说:“老师看了我还是不会”,教师说:“等我把甜甜的毽子修好我再来教你”,过了一会儿后,晨晨坐旁边看着别的中班幼儿玩。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中班幼儿对于户外活动是非常开心积极的,教师因为帮助甜甜而午忘记了晨晨的需要,导致晨晨没有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4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基于前文开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发现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4.1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体性不明确
通过图3-1可知教师经常是互动的施动者,而中班幼儿属于被动者,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多数人认为,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和控制着整个活动过程,掌握着活动的主动权。
通过此原因笔者对中班幼儿园的教师发起访谈。
[教师访谈2]
笔者:您认为在户外活动活动中谁占主体地位?
教师A:“我认为在户外活动活动中,教师占主体地位,我通常会将中班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把中班幼儿控制在我视线范围,让中班幼儿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事。”
教师D:“我认为中班幼儿占主体地位,始终把中班幼儿放在首位,我会听从中班幼儿的想法和意见,但有几个调皮的中班幼儿总是会去做危险的事情,对于这几个中班幼儿我都会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说明教师占主体的方面比较多,中班幼儿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教师在户外活动中都会考虑中班幼儿是否处于安全的环境,对于中班幼儿的不良行为做出制止,认为中班幼儿必须听从老师的安排,这就导致中班幼儿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
4.2互动主题多为维持秩序,对中班幼儿情感关注较少
在表3-1中发现教师只考虑到维持班级秩序为主,其次是指导动作和示范动作。有的教师喜欢叫优秀的孩子回答问题,而忽略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导致缺乏与中班幼儿情感上的交流需求,使中班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不愿意学习、厌学。在看到这种情况后,笔者与教师做了一些访谈,了解其原因。
[教师访谈3]
笔者:在户外活动中您会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中班幼儿互动
教师B:“在户外活动中,我通常都会积极主动的与中班幼儿进行互动,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有的中班幼儿关注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维持班级秩序,保障中班幼儿安全为主。”
教师E:“在中班幼儿园中,教师不仅要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要管理中班幼儿的安全问题,工资与工作量不成正比,有时为了达到要求,会存在与中班幼儿很少互动。”
通过现状分析及访谈得知教师只注重维持班级秩序和班级的形象,缺少与个别中班幼儿的互动,对自己职业素养的认知不够,认为工资少,就随意的工作,当中班幼儿园安排的事情较多时还会存在消极的情绪,对中班幼儿关注就会变得很少。
4.3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中班幼儿存在消极行为,告状居多
虽然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较小班、中班中班幼儿来讲,在各个方面有较大进步,中班幼儿需要从成人那里学会接受并遵守规则,但有时中班幼儿容易控制不住的行为,并且不听教师的话,喜欢告状。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中班幼儿的具体情况。
[教师访谈4]
笔者:您认为在户外活动活动中中班幼儿会存在那些行为?
教师C:“在活动中,孩子们都会很积极,话也很多,最常听见的问题就是告状,其次就是寻求教师的关注啊和主动帮助教师做事,但是叫他们表达自己见解时往往说不清楚。”
教师D:“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在户外活动中特别活泼好动,经常会乱跑,游戏活动中,不按规则进行,所以我每次都会花大部分时间来维持秩序。”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发现中班幼儿在告状和寻求关注方面开启的互动事件会比较多,发表见解的事件会比较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都会多次提醒中班幼儿,改变中班幼儿的行为,但中班幼儿只是被动接受。
4.4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教师的互动方式过于单一
通过观察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方式发现,教师多数注重与中班幼儿的引导示范,帮助中班幼儿为主,很少顺从中班幼儿自身特点的发展,这是因为大多数教师都习惯按照现成的教参照用,很少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对中班幼儿的户外活动重视不高,即使开展了也只是敷衍了事,使得中班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很少与教师互动。通过这些问题笔者对教师E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如下:
[教师访谈5]
笔者:在户外活动活动中您会因为什么和中班幼儿发生互动?
教师E:“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平时都比较重视中班幼儿是否是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保障中班幼儿的自身安全,由于班级孩子较多,教师有时多数都会看不过来,活动开展时,只会进行游戏的简单引导,活动过程中多数都会让孩子自由玩耍,对于有需要的孩子会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有时会干预中班幼儿的行为。”
4.5中班幼儿缺乏与教师的交流和分享,主动性较弱
在表3-3中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发起的互动方式多数为听从教师的意见,而在中班幼儿的心中往往是遵循教师的所说的方式去玩游戏,认为教师是一个具有威严的人,有的中班幼儿害怕与教师进行交流,当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他会选择闭口不谈,随意回答,害怕与教师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访谈记录,访谈内容如下:
[教师访谈6]
笔者:在户外活动活动中您通常会关注哪些中班幼儿?
教师A:“在活动过程中,有的中班幼儿会积极跟我说话,对于提出的问题总是会主动回答,而个别中班幼儿看见我,会主动逃离我的视线,害怕与我交流和分享事情。”
4.6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时间短,互动范围小
通过观察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表与教师的访谈情况可知,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时间安排不合理和户外活动的场地受限等。春季和秋季户外活动时间较多,而在中班幼儿园中一日活动的安排往往是固定的,中班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受到安排的,有的时候由于需要通知重要的事情,就会占用户外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全部班级会聚在一起进行活动,导致户外活动的场地也会受到限制。
4.7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有游戏活动中教师忽视中班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
通过表3-5中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发起的行为中教师更多的是拒绝与中班幼儿互动,在户外活动活动中教师会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学大纲进行安排,有时也会为了赶教学进度不知道灵活变通,所以当中班幼儿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时,由于不符合教师的教学安排,而被拒绝。教师也会因为繁忙、认为中班幼儿遇到的问题不重要或者希望中班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时,教师就会拒绝与中班幼儿互动。
5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中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观察分析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情况,从而发现户外活动中教师和中班幼儿互动中互动的主体、主题、方式、时间和效果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提高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5.1明确师幼互动的主体性
在中班幼儿园中,教师要始终把中班幼儿放在首要位置,交予中班幼儿更多的主动权力,正确的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分布情况。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中班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活动类型,这时在活动中中班幼儿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呀,该怎么玩呢”,“我这样做可不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中班幼儿一直主动的与教师发起互动,有利于教师和中班幼儿共同配合、共同完成体育活动。
5.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加与中班幼儿的情感交流
教师工作平凡伟大的职业,在辛苦中也有很多的欢乐,中班幼儿教师要把职业作为圣神的事业去追求,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热爱中班幼儿和关爱中班幼儿,坚持把热爱中班幼儿放到主要的位置上,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都应该多与中班幼儿互动,了解中班幼儿的需要,为中班幼儿提供帮助,在注重中班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中班幼儿的心理健康、重视良好的情感教育。
5.3加强中班幼儿积极性的培养,正确对待中班幼儿告状行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鼓励中班幼儿,多给予中班幼儿表扬,培养中班幼儿自己独立处事的能力,经常带领中班幼儿参加课外活动,有利于拓宽中班幼儿的眼界,与人交往的能力,并且在户外活动中要重视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对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持欢迎的态度,认真倾听,要详细了解告状的原因,重视中班幼儿告状,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指导,耐心细致的为中班幼儿解答,课后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与家长反应问题,共同促进中班幼儿发展。
5.4提高教师的观察力,建立多种互动模式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确自己的观察态度要敢于观察、乐于去观察,尝试用多种工具协助自己完成观察,对观察到的内容要有理有据的进行分析,并且教师是互动过程的引导者,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户外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比赛的游戏模式,多建立丰富多彩的游戏模式,能帮助中班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宽中班幼儿的视野和促进中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助,增加互动的机会,促进良好师幼互动的形成。
5.5教师应尊重中班幼儿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每个中班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对能力能力超长的儿童教育要适度,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注意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对于低常儿童,更应考虑差异性,因此针对中班幼儿特点,应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采用循序渐进的程序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要创造有利的条件,多方面的关注和关心到每个中班幼儿,在看到中班幼儿的长处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中班幼儿短处的培养。要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有利于增加中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增加教师与中班幼儿互动的机会,更充分的了解中班幼儿。
5.6中班幼儿园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性,合理安排户外活动的时间及场地
由于中班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导致教师要做的时间比较多,有时会忙不过来,会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去搞其他的事情与中班幼儿的互动时间只会存在与过渡语中,会存在户外活动时间短,所以应该考虑到教师的处事能力给教师提供一些自由的时间,让教师发挥一个自主的空间,去陪伴中班幼儿和帮助中班幼儿。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应设置充足室内室外两种场地,并且扩大活动场地的范围,让中班幼儿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为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行为提供可能。
5.7教师应多关注中班幼儿的行为,及时为中班幼儿答疑解惑
在中班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带有目的去观察中班幼儿的行为,随时掌握中班幼儿的行为状况,回应的过程中要避免单向的倾向,尽量引导中班幼儿参与其中,激发中班幼儿的学习动机。与此同时,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丰富活动中的灵活性,当中班幼儿提出相关的问题时,及时为中班幼儿提供需要,给中班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忽视中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对于中班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为良好的师幼互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结语
本研究笔者以成都市A中班幼儿园为例,以中班幼儿园的教师和中班幼儿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笔者借助去中班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的机会对户外活动活动中中班幼儿园教师与中班幼儿的互动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的存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本次研究,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和专业水平有限,所提出的关于成都市A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活动中其他方面的问题会有所忽略;再加上笔者的经验欠缺,在本文中提出的建议以及对策还存在其他问题。对于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累积经验,弥补不足。
参考文献
[1]周欣.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
[2]王小英,朱慧会.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师幼互动中中班幼儿施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7(11):34-36.
[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7.
[4]贾倩倩.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22-28.
[5]吴海云.中班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42-46.
[6]赵师师.滕州市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调查与建议[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3):124-127.
[7]毕甜甜,邹海瑞.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班幼儿教育,2016(Z3):86-90,95.[8]虞静.中班幼儿园中班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9):58-60.[9]张晓岩.中班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探究[J].中班幼儿教育,2013(05):12-15.
[10]琳春菱.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建立有效师幼互动核心构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208-209.
[11]高婷婷.中班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09).
[12]曹红梅.中班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7):23-24.
[13]Fein,G.G.,A.Gariboldi,&R.Boni.The adjustment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to groupcare:The first six months.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993,8(1):1-14.
[14]Kagan,D.M.&K.E.smith.Blifes and behaviors of kindergartden teachers.Educational research,1988,30(1):26.
[15]Blatchford P.A systematic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eachers’and pupils’behaviour in large and small classes[J].Learning&Instruction,2003,13(6):569-595.
[16]Rudasill,Kathleen moeitz;Rimm-kaufinan,sara Eetal.Temperament and language skills as predictor of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preschool[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03):271-291.
致谢
时间不知不觉就悄悄的从指尖中溜走,转眼大学的生涯就结束了。回想起当初来读大学时候,校园里百花齐放、生机盎然,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梦寐以求的学校,由此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与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我却收获了人生中很多宝贵的财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这里我要真挚的感谢在此期间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我的老师,能够跟随老师的学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积极的人生态度都深深的影响了我。
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老师百忙之中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修改论文、提意见,使我的论文如期完成。感谢中班幼儿园的老师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感谢我的同学们在我思路枯竭时给我带来的提示和思索,茫茫人海与你们相遇、相知是我一生的财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即将为大学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在人生路上勇往直前。我将满怀感恩之心,赤诚勇敢地继续新的人生征程,去迎接一个新起点。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