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寐在现代社会中广为常见,尤见于青壮年及中年以上患者。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不寐的定义、病因病机、症候分型等中医理论知识,笔者从病证分型角度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分类阐述,并总结其作用、优势与不足等。对中医治疗不寐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中医治疗不寐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不寐;失眠;中医内治;综述
前言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受工作压力、饮食健康、生活节奏紧凑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不寐在人群中逐渐呈现出常态化、年轻化的趋势,不寐患者的数量也是常年居高不下,因此,积极寻求研讨有关于不寐的治疗方案,受到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这也来源于患者的诉求。中医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对不寐的诊断治疗形成了独特的医疗优势,故做此课题研究探讨。
1不寐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将不寐归属于内科心系疾病,《黄帝内经》最早见黄帝与岐伯关于胃气不能下行导致不可平卧的讨论,《金匮要略》也有用酸枣仁汤治疗表现为虚证的不能安睡的病症。不寐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眠质量差,无法完成深度睡眠。其中无法深度睡眠又包括反复易醒、醒后难睡、半睡半醒等临床表现。不寐主要病因为:情志干涉、饮食失调、年迈体虚,导致阴阳失衡,其中虚者为心血失于濡养,实者为病邪侵扰心神,使心神不安,病位主要在心,又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临床分型主要见于: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治疗多以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酸枣仁汤等为主,下面将根据其不同的分型进行综合阐述。
2不寐的证型分类治疗
2.1肝火扰心型
肝火扰心多属情志影响,肝阳上亢,肝气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涂魅[1]在鹤山市中医院选用两年内的共计102位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照组服用处方安眠药,两组均以三周为一个疗程。最终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5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16%,而对照组在同一患者数量下有效率仅达到76.47%。吕改兰[2]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60例失眠症患者,最终总有效率为98.3%,其治疗方案是以本方为基础,针对症中夹杂便秘、阴虚等患者增加了不同的药物强化治疗。罗智勇[3]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法,抽取两组共计60例患者,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和西药阿普唑仑治疗,最终治疗组有效率远超对照组,高达90.00%。韩晓悦[4]选取64名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对照实验,治疗组方用自拟的柴胡半枯煎,疗程共计4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达到96%,表明柴胡半枯煎在改善睡眠问题方面有多种优势,对于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明显。研究该方的具体成分可发现,柴胡、牡蛎、夏枯草等有平肝清热之功,龙骨、酸枣仁等有安神之效。综上可见以龙胆泻肝汤为首的方药清肝化热,可以治疗肝火扰心导致的不寐之证。
2.2痰热扰心型
饮食不化,则生痰湿,痰郁化热,扰动心神而夜不能寐。治宜清热化痰,和中安神。西药对于痰热扰心型不寐相同症状的疾病一般给予舒乐安定口服治疗。陈晓燕、蔡治国、王康锋三人[5]选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名患者分组对照实验,最终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的实验组达到了90.0%的有效率,而对照组虽不及却也与之相近。叶守姣与常柏[6]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实验,最终的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但是服用舒乐安定的对照组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远多于实验组。这两组实验数据说明,在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型不寐上中西医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在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上黄连温胆汤要小于舒乐安定。陈少玫[7]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治疗51岁女性患者童某,方用竹茹、黄连等去心火而除烦,半夏、陈皮祛痰和胃,龙骨、酸枣仁等镇心安神。三诊而安眠药已停,又三月后则已无大碍。张明雪[8]用黄连温胆汤变方治疗一位失眠六载的中年女性教师李某,方中保留了黄连温胆汤中的黄连、胆南星、竹茹、枳实,同时引入瓜蒌半夏薤白汤中的瓜蒌、半夏、薤白,同时辅以茯苓、车前子化湿,天麻祛风等等。二诊之后已有明显改善,这说明黄连温胆汤对于痰热明显的不寐之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常见。
2.3心脾两虚型
心血供养不足,则心神不安;脾失运化,致形体倦怠,虚弱虚烦而不寐。治宜补益心神,养血安神。林长军[9]用归脾汤加减治疗32岁女性患者李某,辩证为心脾两虚夹肝气郁滞,便用归脾汤加郁金、柴胡等平肝潜阳。十副过后即见好转,二诊后又服十剂,已然痊愈。余喆[10]用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40例临床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证明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于治疗心脾两虚导致的慢性失眠患者有很大的帮助。胡志强[11]治疗失眠十余年的40岁女性患者,以归脾汤原方为基础,加郁金、玫瑰花疏解肝气,加党参助脾运化,三诊之后症状已轻。江凤林[12]用补气养血中成药参芪五味子做临床对照实验,治疗39例失眠患者,总有效率远超对照组,高达82.9%。参芪五味子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立足于黄芪人参补益气血,五味子调和脾胃的中药理论基础。综上可见以补为主的补益心脾、补益气血的方法是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的关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药便是归脾汤。
2.4心肾不交型
肾阴不足,本源亏乏,水火不交,则心中烦躁难以入眠,具体表现为肾虚腰膝酸软,烦热盗汗等,治宜益气养阴、养心安神。陆伟珍等人[13]将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睡眠改善的依据,通过分组对照的方式观察发现交泰丸对于治疗不寐有明显作用,且交泰丸在降糖上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影响使得其在治疗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时显现出不可代替的优势。余运龙[14]用加味交泰丸治疗40例患者,采用了“日午夜卧”的给药方式,总有效率达到了90.0%。苏文理等[15]发现六味地黄汤合交泰丸的临床治疗效果超过对照组达到86.7%。证明六味地黄汤合交泰丸对于肾亏心火旺盛而导致的不寐证有明显疗效。刘要武[16]使用血府逐瘀汤合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49例,总有效率为91.84%,14天后有效人数增多,有效率达到了93.88%,远超对照组。综上所述,通过交泰丸加减变化来补足肾阴、交通心肾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2.5心胆气虚型
胆气不足,动辄惊悸,心虚则惶然不知所措,彻夜难受不能寐,治宜益气安神,调理气血。马玉芬[17]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患者70例,最终有效率97.4%。酸枣仁汤有健脾化湿之功,脾胃和则心气充盈。黄露艳等[18]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按照分组对照的方式治疗医院收录的共计8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8.23%,且治疗后TNF-α和IL-6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证明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于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徐前[19]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方治疗68例患者,有效率达到91.2%。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入睡时间均得到减少,睡眠时间延长,且数值变化的幅度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董宏[20]利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测定25例失眠症临床患者,有效率达88.0%,方中引入枸杞子、红花等大量补益类药物,对于调畅气血、补益心肾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酸枣仁汤和安神定志丸所代表的益气安神法对于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有明显疗效。
总结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总结出不寐在中医内治上的五种证型分型并分别列举出了不同证型的中医内治法,中医内治主要依靠中药方剂配伍在体内产生的作用,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稳定,从而保证心神的安定,使睡眠质量恢复稳定。笔者总结的中医内治主要是中药组成的成方、自拟方以及中成药一类,根据对患者的诊断判断其归属于哪种证型并使用对应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中医外治中的针灸、推拿按摩等也有助于改善或治疗不寐。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中医治疗不寐存在很多优势也有些许不足,中药方剂优势在于:①中医给药局限性小,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犯有失眠症不宜使用安眠药之类的药物治疗。②中医方剂副作用小,患者预后状况良好,例如在临床对照实验中使用舒乐安定治疗不寐虽有效率较高但是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也居多。③中医疗效好,安眠安定之类药物服用后不可中断否则很容易复发,对比之下疗效有所欠缺。同时笔者也发现了它的些许不足并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①中药治疗不寐虽然副作用小但是疗效较为缓慢,部分患者无法接受。②中药苦而量多,部分患者难以下咽无法接受,应该对成方或单味中药开展药理学研究,提纯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具有普适性且方便快捷的中成药。
参考文献:
[1]涂魅.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8):82-83.
[2]吕改兰.龙胆泻肝汤治疗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0):34-36.
[3]罗智勇.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随即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0):13-15.
[4]韩晓悦.柴胡半枯煎治疗肝火扰心型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
[5]陈晓燕,蔡治国,王康锋.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2):2064-2065.
[6]叶守姣,常柏.黄连温胆汤加减与舒乐安定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04):211-213.
[7]杨秋莲,陈少玫.浅析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扰神之不寐[J].光明中医,2021,36(02):286-288.
[8]尹大皓.张明雪教授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火内扰型失眠之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
[9]林长军.归脾汤治疗失眠症临床探讨[J].中医学报,2010,25(150):942-943.
[10]余喆.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40例[J].河南中医,2015,35(07):1489-1490.
[11]尹启涛.胡志强运用归脾汤治疗失眠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1):95-97.
[12]刘小青,丁文元.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33例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02):81-82.
[13]陆伟珍,张雯静,王余民,张栋蔚,王虹,马赞颂.交泰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9):1018-1020.
[14]余运龙.加味交泰丸治疗失眠4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06):46-47.
[15]苏文理,张丽梅,纪家镛,刘尧斌,叶剑鹏,唐瑾,苏灿斌.六味地黄汤合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21,36(14):2345-2347.
[16]刘要武.血府逐瘀汤合交泰丸治疗失眠症49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3):1834-1836.
[17]马玉芬.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5):11-12.
[18]黄露艳,方瑜,顾玲艳.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03):549-551.
[19]徐前.从心胆气虚论治失眠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0]董宏利.安神定志丸加减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20,36(05):48-5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