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思想在我们国家的教育史上已经流传很久了,并且自从2001年的语文新课程发展开始,就逐渐兴起了这种阅读方式,并且伴随着小学语文教材的逐渐改编,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应用,从此,整本书进行阅读教学探索,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因此,我们应该把更新的教学理念来观察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使得在课堂上教学时可以上升整体的高度,使得整本书的阅读方式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提高能力,提高他们在阅读过程,思维能力的概括,养成更好的习惯来进行发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高段 语文

  引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都会对学习写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就通过选取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重点,对六年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语文老师来进行整体的调查工作。

 一、整本书阅读整体探究

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真实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笔者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前进行了小学师生有关整本书阅读基本情况的调查。因为J小学为新建校,学生人数较少,笔者对J小学高年级全体学生和四名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师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与看法。其中,学生访谈分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前和教学后两部分问题,主要围绕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情况、阅读习惯、家庭阅读环境以及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发展变化进行。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阅读基本情况,对学生阅读指导情况。整本书阅读熟悉度以及对整本书阅读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和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尝试分析原因,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提供依照与指导。

二、整本书阅读现状

  (一)学生阅读内容质量不佳

选择有价值的阅读内容能让整本书阅读发挥最大的效能。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有整本书阅读的心向与意愿,但是往往在开始阶段即内容选择上就存在较大问题。学生阅读内容集中于科幻小说、漫画、悬疑小说及作文书四种类型。访谈得知,即便多数父母会主动带孩子买书,但书目选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家长会听取孩子的意见,购买学生感兴趣的书,这类图书往往以小说、漫画居多。学生存在从众心理,往往倾向于购买这一时间段大家共同讨论的书,这类书籍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学生阅读,但是这类阅读行为呈现出不稳定性,学生不能深入阅读,学生阅读的选择往往会根据时间的发展进行较大改变。部分家长会为孩子购买教辅书籍,这类书以作文书居多。还有的家长会选取“经典类”书籍,诸如名著、名人传记等等。访谈的四位教师中,仅有一位教师为学生推荐过自己阅读过的、认为对学生有帮助的书,其他教师偶尔根据学校统一规定书目来推荐书籍,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学生每年阅读整本书的数量在3-6本之间,在不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这样的数字令人忧心。由此可知,学生整本书阅读内容的随意性、零散性、阅读动机的低层次化导致学生阅读内容质量不佳,这是整本书阅读开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第一大问题,其次在进行编写语文教材的过程中,也包括整本书阅读的情况。

(二)学生未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与其他阅读方式明显不同的一点是持续时间长,且过程中没有他人的实时监督,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制定合理有效的阅读计划。阅读计划不仅帮助学生充分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并且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访谈发现,对于“什么时间读书?”这一问题很少学生有明确答案,四分之三以上学生表示有时间就读,没时间不读。学生对于读书时间和计划没有确切的安排,阅读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阅读过程随意散漫,缺乏有效的指导与自我监控,读书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整本书阅读的真正目的。

访谈发现,学生会的阅读方法比较单一,多数学生表示会“圈点勾画”和读书笔记,但是当问及“是否会在整本书阅读中使用?”时,三分之二以上学生表示整本书阅读时不会使用。且J小学学生均表示并未系统学习过批注阅读、读书笔记等阅读方法,都是从日常作业中自己摸索。学生尚未掌握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解决的又一问题。

(三)教师指导意识不足

教师拥有先进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意识,强有力的指导力度,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J小学参与访谈的四名老师中仅有一位教师为学生讲授过导读课,其余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了解较少且没有进行过有关实践。J小学教师会在部编版教科书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依照教科书内容对阅读方法进行点拨,但在常规语文课或者阅读课上没有涉及读书方法的引导,教师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学生乏阅读方法,阅读效率难以提高。笔者所调查的是一所新建校,语文教师承担较多繁琐事务,精力有限无暇顾及学生整本书阅读,甚至认为整本书阅读占用了原本语文学习的时间。为了应付学校任务,多数教师选择在寒暑假为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布置一篇读后感任务,学生接到任务后敷衍了事,这就失去了整本书阅读的初心。教师对整本书阅读了解少、意识不足、参与少的问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急需解决问题之一。

访谈发现,教师读书的随意性较大,平均每年读2-4本书,阅读数量极少,目多数教师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整本书阅读,这其中以小说居多。在阅读数量不足的基础上教师阅读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无法为学生推荐整本书阅读内容,也无法提供整本书阅读指导。

 (四)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学生阅读的第一场所,家庭的阅读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行为。访谈得知,四分之三以上家长在家并无读书行为,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一周会静下心来读一到两次书,且对于孩子读书的关心仅仅停留在浅显的问题上,比如“这本书讲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饭桌甚至变成了家长与孩子关于书籍内容沟通的唯一场所。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阅读氛围对于学生整本书阅读来说也十分关键。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I小学虽然每班都有流动图书柜,但是书目很少且质量得不到保障。图书馆是非开放式,学生极少有机会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学校图书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学生阅读书目不统一,无法在学校形成良好的阅读讨论环境,学生无人解答读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无人分享读书收获。且传统的阅读课失去本来的意义,语文教师往往将其当做是阅读试题练习课或者是常规语文课进行上课,没有为学生留下充足的阅读时间。

三、整本书阅读现状成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进一步对学生访谈“选择阅读内容的原因”时发现,10-12岁的学生自制力水平有限,在整本书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他们仍然受到兴趣的支配。小说、恐怖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情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他们对于整本书阅读也是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读”是大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整本书阅读持续时间长,学生不愿意花费较长时间在不感兴趣的内容上,因此兴趣占据着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攀比心理以及合群心理使得小学生阅读具有从众性,但是学生群体中自发流行的书籍质量多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选择能产生愉悦情绪的书籍阅读,多为带有娱乐性质的书本,学生以此类图书为依托进行浅表化阅读,难以得到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方面

结合对学校的实际调查及对该校语文教师的访谈发现,语文教师多数兼职班主任,不但要进行教学工作还有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量大,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整本书阅读,这种情况下,教师自身素养在逐渐降低。教师阅读时间少,新知识汲取不足,知识面窄,教育理念也无法及时更新,没有能力去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师每年阅读整本书的数量在四本到六本之间,教师没有足够的书目储备,无法为学生推荐好的阅读内容,因此大多教师并不会主动为学生推荐整本书阅读。但是教师推荐书目又是学生整本书阅读内容选择的重要参照,这也是学生整本书阅读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笔者实习期间,结合对该校语文课堂的实际考察发现,应试教育导向下,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对于课本以外的内容,指导严重不足,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教师只在课本涉及的单元对阅读方法捎带讲解,不组织学生练习,也不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对于阅读方法的教学从来都是不了了之,严重影响学生阅读的质量。目整本书阅读具有一定的迟效性,短时间内学生的改变上提高难以显现出来,教师认为不如将时间投入到看得见效果的知识上来,从而缺乏对敕本书问诗教学的指号

(三)家长方面

家长为孩子买的书以教辅材料居多,部分家长会选取“经典类”书籍,诸如名著、名人传记等等。究其原因,是家长对于整本书内容选择没有方向,自己没有足够知识储备为孩子推荐书籍阅读,不知道该为孩子买什么书,但是又意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因此部分家长会为孩子选取经典的书籍阅读。尽管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阅读见效慢,极少数家长能坚持下去。家长更愿意选择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因此绝大多数父母为孩子买书更多的选择作文书等,忽视了孩子整体素养的提升,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带有功利性的购买图书,这种方式对于整体素养的提高来说收益甚微。

(四)学校方面

图书馆利用率低,是学校阅读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J小学图书馆是非开放式,通常是教师一次性借阅全班同学的图书,回到班级让同学们挑选,学生可挑选的图书非常有限。且图书馆的藏书种类有限,版本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尽管班级存在流动书柜,但是书柜藏书教师未能严格把关,漫画、作文、小说占据主导地位,阅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J小学设有每两周一节的整本书阅读课,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参加,开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但是设置目的仅仅是激发学生兴趣,读书过程缺乏交流与引导,缺乏教师有效监管,后续未能进行跟进,效果得不到保障。尽管存在放学后的阅读特色托管,但是缺乏教师的监管与指导,学生未能很好的利用,甚至在阅读时间做家庭作业,阅读不能得到保障。

四、解决措施

上好导读“三课”

1.启动课。整本书“启动”课,教课者将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语言、最简的方式,烘托阅读气氛、激发阅读兴趣,学生恨不得马上拿起书、兴致勃勃翻开,静静地享受阅读,“浸渍”其中。如此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文化的感觉有了,语言的感觉也有了。

“启动”课的“启”大致包括:(1)用心创作并演讲一段导语;(2)绘声绘色讲一个故事(既可以是书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是自己或名人阅读此书的经历);(3)精心设计的一串问题;(4)制造一个悬念;(5)阅读策略或技巧传授,如寻读(那种快速找到特定问题答案的阅读技巧)、跳读(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先跳过去)、猜读(预测情节发展或猜猜大致意思)等。

2.跟进课。整本书阅读就像跑马拉松,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加油助威;又像丛林探险,需要不断改进方案、不断调整方向。这便是整本书阅读的“跟进”课了——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读长篇名著。

整本书阅读“跟进”课是学生阅读旅途上的一个“智慧驿站”——或补充能量或更新方法或增强期待,目的是更好地“整装”再出发。

 结语

从课程标准到新的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阶段,重视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研究时间较短,研究能力有所欠缺,本次研究仍然存有一定的遗憾。第一,本次研究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的,未将其他年级学生纳入研究领域,研究范围有限。第二,未能对学生的能力提高进行量化评价,从量化研究方面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成效性有待商榷。

不久的将来,笔者会努力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的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在实践反思中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不断地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燕.整本书阅读视角下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2]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 2017(01):4-7.

[3]余党绪,叶开,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1]语文教学通讯2016(21):15-19

[4]马岚岚高中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语文建设2016(25):12-15

[6]杨爽“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T]文学教育(上) 2017(06):71-72

[7]刘艳华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1]辽宁教

育2018(19):60-64.

[8]刘千秋,董小玉高中“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调查及方法研究[]语文建设2017(28):21-24

[9]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92.

[10]张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1]语文教学通讯2016(25):12-15

[11]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49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2年12月4日
Next 2022年12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