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特的音乐体裁,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艺术歌曲一经问世,便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受到了众多歌唱家、艺术家以及社会名流的青睐。而“五四运动”之后,艺术歌曲由欧洲传入中国,得到了很多音乐家的支持。在这些大师前辈们的推广与发展之下,艺术歌曲很快在中国大放异彩。艺术歌曲发展至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而《大江东去》作为中国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对研究艺术歌曲这个体裁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江东去》的词曲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和歌曲特点进行简要赏析,从而探究《大江东去》这首作品的内涵,最终达到使演唱者更好的去演唱这首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赏析
引 言
艺术歌曲诞生于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它是一种诗歌与声乐相结合的独特的声乐体裁,同时也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一经出现就以它独特的艺术内涵与音乐审美很快风靡欧洲的音乐界,并受到当时一众音乐大师的追捧并很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艺术歌曲艺术内涵与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艺术歌曲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之后。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后同样受到了很多音乐界的前辈、大师们的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相结合,产生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的艺术歌曲,比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刘半农作词萧友梅作曲的《叫我如何不想她》等经典名作。这些作品流传至今仍然是各个音乐专业院校的必唱曲目。这其中青主的《大江东去》作为我国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其本身具有非常大的研究意义。
一、《大江东去》作品简介
(一)词曲作者简介
1.词作者简介
《大江东去》的歌词内容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词作字画是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他性情豪放,为人率直,以致他的诗作大都豪迈旷达。
苏轼的文章在京城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清新洒脱的笔风一下子就吸引了当时文坛名宿欧阳修的注意。欧阳修对于苏轼的作品大为称赞,更是做出了“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称誉。
然而苏轼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这一虚职。郁郁不得志的苏轼常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附近游览美景以排遣郁闷的心情,受到赤壁山美景的感染苏轼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名作。
宋哲宗登基之后,“王党”被打压,而苏轼作为“旧党”的一员也被朝廷重新启用。苏轼被召回之后接连晋升,但是他认为“旧党”拼命打压“王党”的作为与之前的“王党”的做法如出一辙,于是苏轼再次上书朝廷,抨击了目前朝廷暴露出来的一些腐败现象,因此,他又引起了“旧党”的敌视。至此,苏轼在朝廷不合于新旧两党,再次向朝廷提出了外调。之后苏轼多次被调,于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逝世,宋高宗即位后,追封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纵观他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多变、复杂,这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苏轼把佛、儒、道三家思想融合于一身,仕途的得意与失意,心境的豪放与婉约,均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
曲作者简介《大江东去》这首艺术歌曲,是青主根据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谱曲而作。青主,原名廖尚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青主早年曾就读于广东黄浦陆军小学堂,于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1912年被派遣德国留学,进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学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同时兼学音乐和哲学。而《大江东去》这首作品就是青主于在德国深造时所创作的。青主学成回国后,曾先后在广东大元帅府大理院、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职。1929年青主出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并主编校刊《音》和《乐艺杂志》。青主曾出版了两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也出版过《音境》等歌曲集。1934年以后青主就基本从音乐界脱离了,专心从事教育事业,曾在同济、复旦等大学任教。青主的著名作品有:《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等,还曾发表了《论中国的音乐》、《什么是音乐》、《音乐当做服务的艺术》等音乐美学相关论文。
(二)《大江东去》的创作背景
《大江东去》是我国的首个艺术歌曲作品,是青主在德国学习时所作。青主回国后在上海出版了这首作品。出版后,《大江东去》广受歌唱者们的喜爱,直到现在《大江东去》仍是各个音乐专业院校的必唱曲目。在《大江东去》的创作上,青主运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意进行了艺术上的创作。青主在异乡德国以祖国的诗词进行音乐创作,自然也使得作品里充满了思乡爱国的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咏叹赤壁美景,其下阙缅怀英雄周瑜,最后借古咏今,以自身感慨为结尾。苏轼吊古伤怀,借古讽今,想到自身坎坷经历,壮志难酬,心中难免不满愤恨。虽然苏轼政政途坎坷,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对自己复杂心情的最真实的写照。而这种真实写照与青主当时的经历可谓一般,他以通谱的写法,着重抒发了原词之中苏轼的豪放气概和怀古伤今的情怀,同时也是抒发自己同原词相同的情感。《大江东去》在创作时深受舒伯特、沃尔夫等人的艺术歌曲的影响,注重原作的所表达的意境,强调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原词的情感与内涵。青主运用了欧洲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写作形式,真实的表现出原作之中吊古伤今、借古抒情的情怀,同时也准确 的表达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刻画的意境与豪迈狂放的气势。
二、作品分析
(一)作品体裁简介
艺术歌曲是一种诗歌和音乐相结合,通过艺术手法加工,最终形成的一种音乐体裁。这一体裁起源于十九世纪初的欧洲,而当时的欧洲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王朝复辟的大动荡时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欧洲的艺术家们感到茫然无措,再加上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艺术家们急需找到一个出口在释放自己。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艺术歌曲应运而生。艺术歌曲一经出现,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显现出它独具特色的魅力,再加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的推崇,艺术歌曲很快的发展起来。
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必须是著名的诗词作品,比如德国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等,这些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大师海涅、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而在其音乐艺术方面,必须要做到具有诗意与唱词相互交融的艺术形象。能够反映出诗人和作曲家内心高雅、高尚的艺术情操。艺术歌曲兼具抒情、文学与艺术的特质,它把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升华。其代表作品有舒伯特的《野玫瑰》、莫扎特的《渴望春天》,贝多芬的《我爱你》、柴可夫斯基的《春天》等。
“五四运动”之后,艺术歌曲由国外传入国内。在当时的文学先辈、艺术名家如李叔同、赵元任、黄自、青主、聂耳、冼星海、刘半农、萧友梅、贺绿汀等大师的推广、传播之下,艺术歌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谱写了很多经典传世作品,直到现在还经久不衰,比如《春游》、《大江东去》、《问》等等。中国的艺术歌曲在这些大师的推广与传播下,于四十年代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而经过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进步,艺术歌曲也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很多高雅抒情、格调优美的作品比如《草原之夜》、《在那遥远的地方》、《红梅赞》等,甚至很多通俗歌曲都被列为艺术歌曲的范畴。虽然艺术歌曲的内容千变万化,但它其中高雅的艺术情趣、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永远不会变的。
(二)作品内容分析
1.词作释义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阕描写赤壁美景,下阕借景伤今。开篇就以“大江东去,浪淘尽”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长江写起,给人以耳目一惊的感觉。并以波澜壮阔的长江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明了时间:三国时期、地点:赤壁之战、人物:周瑜。接着“乱石崩云”到“卷起千堆雪”一句生动的描绘出赤壁的壮阔美景,高耸的山崖直插天际,汹涌的浪涛冲击着崖岸,卷起的层层浪花如同飞舞的雪花。给人以身临其境、历历在目之感。“江山如画”对之前景色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称颂周瑜,也是对古往今来无数豪杰的感叹。
下阕怀古,“遥想公瑾当年”一句怀想豪杰周瑜,以小乔衬托出周瑜的雄姿。周瑜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敌人的战船便在熊熊烈火之中化为灰烬。“故国神游”到“早生华发”这一句写出了苏轼重游赤壁战场,怀想周瑜,联想到自己已是华发之年,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顿时心中苦闷。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也为上文做出了总结。人生就像一场大梦,还是对月饮酒大醉一场吧!苏轼对月饮酒,怀想周瑜,借古吊今。全词情感豪迈奔放,寓情于景,令人感叹不已。
2.作品曲式结构分析
《大江东去》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全曲以e小调为基调,第一乐段为1—22小节,以e小调为主,调式为:e小调—降B大调—e小调。第二乐段为23—53小节,以E大调为主,调式为E大调—e小调。
《大江东去》全曲对照原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阕主要是以宣叙调的方式,以庄严的广板,描绘出赤壁波澜壮阔,浩瀚宏伟的美景。下阕则以生动的行板,曲调也变成抒情性的曲调,生动的展现出周瑜历史名将周瑜成竹在胸、胜券在握的形象。
从全曲的调式布局上来看,《大江东去》的上阕是以e小调为主,作品开头就以e小调的属音进入,到了间奏部分则变成由钢琴进行降B大调的链接,之后再接回e小调。上阕运用了很多不是很稳定的性质,生动的表现出赤壁壮阔的景色,以及三国时期各路豪杰争雄的的历史背景。而作品的下阕则是以E大调为主,之后转入e小调,尾声也是以e小调结束。除了结束部分作为e小调,歌曲的下阕都是以明亮且舒展的E大调进行,而E大调的这种性质恰恰能更好的表现出作品下阕想要表达的从容、淡然、无谓且自信的名将形象。最后结束部分再次转回e小调,咏叹出作者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和豪放淡然的人物性格。
歌曲一开始就是由e小调的属音进入,“大江东去”以一字一音和四度上行跳进的方式描绘出长江宏伟的气势,然后是下行的级进连接迂回式的下行级进,再次回到属音。整个第一个乐句“大江东去”到“千古风流人物”一句的音乐线条显现出先扬后抑的趋势,而基本上的“一字一音”则是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感觉。而第二个乐句是由四个二度的上行模进的“故垒西边,人道是”再加上直线下行的“三国周郎赤壁”一起构成。之后歌曲进入间奏,间奏部分则是运用了密集的和柱式弦进行层层的推动,铺垫出接下来“乱石崩云”到“卷起千堆雪”一句对赤壁坏境的描写。而作品上阕的最后两个乐节留给了“江山如画”和“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是作品上阕的终止部分,也是本曲的第一个高潮。这个乐句总体形成了先上后下再上达到顶点的音乐线条。力度使用了渐强的方式,由一开始的“f”达到最后的“ff”,让乐句总体形成了逐渐向高潮推进的趋势。
歌曲的下阕描写作者对三国名将周瑜、诸葛亮和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回忆。下阕乐曲的进行主要是以E大调为主,在结尾部分转入e小调。这一乐段增多了三、四、五度音的跳进的使用,旋律上也进行了抒情性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更好的配合了原词下阕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怀想以及感叹。“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乐段。这一乐段,旋律变化反复,节奏舒缓,让人带入性的怀想起周瑜、诸葛亮的英雄气概。“樯橹灰飞烟灭”
一句运用了左右手反向进行的柱式和弦进行伴奏,不断向上推进,推动出歌曲的第二个高潮。“故国神游”到“早生华发”这一句经过之前的铺垫,意境得到了升华,更好的便显出作者的愁苦与感慨。尾声则是由E大调转入e小调进行,对应的是原词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以一种自说自话式的表现手法,旋律逐渐下降,强度逐渐衰减。“一尊还酹江月 ”旋律逐渐上升,强度逐渐增强,结束音也落在主音上,和声也在之后结束在主和弦上,与作品开头形成呼应,情绪上也恢复了宏伟豪放的气势。
三、《大江东去》的演唱技巧
(一)力度与情绪变化的掌握
《大江东去》的歌词虽然是古诗词,但是青主在编曲时融合了西方的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在以美声演唱的基础上又要兼具中国古典艺术的韵味与特色。这对演唱者来说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作品中经常出现“f—p”、“p—f”、“f—pp”、“p—ff”等力度记号。这些力度记号在结合了歌曲的意境之后就已经不单单是普通的力度记号了,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力度记号看做是“情绪记号”。
比如歌曲一开始的“大江东去”一句的力度记号是“f”,在演唱这一句的时候,演唱者的力度、情绪都得一下子到位,因为这句是歌曲的开始,又是以一个“f”的力度进行,必须得唱出来作曲家想要变现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气势,这样才能把观众带入到你的歌声中。而之后的一句“浪淘尽”的力度记号是“p”,由“f”到“p”,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时注意自身对情感和力度的把握,力度由强到弱,情绪也是得由“波澜壮阔”到“内敛、婉转”,这样的一个情绪的变化需要拿捏到位。而这一句由强到弱的处理更是为接下来“千古风流人物”做铺垫的,这句的力度是“减弱”。这样的一个减弱的处理就是作曲家想要表达出“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都随着滚滚长江的流逝而去”的一个缅怀的感情,所以说这一句对于“弱”的把控是很重要的。
再之后的一句“江山如画”到“一时多少豪杰”的力度是“f—ff”由“强”逐渐增强直到“很强”这样的一个变化。这一句也是歌曲的第一个高潮,同样是要把力度记号带入情绪和词作的意境中,准确的表现出歌词对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的感慨。而此句终了,歌曲就进去下阕了,歌曲的下阕就是以一个“咏叹调”的形式进行的,出现了长气息、多起伏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等要注意力度的掌握。
歌曲下阕中,由“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的力度是“p—f—mf—ff”的一个由“弱”到“很强”的一个渐强过程。从“遥想公瑾当年”一句的“弱”一步一步向上推进,直到达到歌曲的第二个高潮“灰飞烟灭”的一个力度顶点。在演唱时第二段的处理不同于第一段,它比较注重“咏叹”,在情绪上也要婉转的多,演唱时就需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情绪的婉转。
(二)休止符的处理
作品的演唱时经常会有“休止符”的出现,这些休止符所起到的不仅是提供演唱气口的作用,它们也有着不同的特殊意义。比如歌曲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句中,“浪”字前面就是一个半拍的休止,这个休止并不是给演唱者留下气口,它的意义是分割前后的情绪,或是说为演唱者转换情绪提供准备时间的一个作用。演唱者可以通过这个休止符而做到提前准备转变力度、情绪等。
而在“故垒”、“西边”、“人道”、“是”之前的休止符就不是起到转换情绪的作用了。这些休止符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在演唱到此处时不能看见休止符就去做“休止”的处理,我们要做到声音“休止”,气息不“休止”也就是所谓的“声断,气不断”的处理。要做到在唱出歌词的意境的同时也要保证乐句的连贯与完整。
再有的休止符的作用是“提供思考”,比如结尾部分的“人生···如梦”一句,中间有长达七拍的休止,而“如梦”到结束句“一尊还酹江月”之间更是有长达十七拍半的休止,这些休止的作用就类似于画画的“留白”,留给听者去思考、去想象、去回味的空间,因为“人生如梦”是需要思考与回味的。
(三)演唱速度的掌握
《大江东去》这首作品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分为三种速度:作品上阕的Largo e maestose 的速度、作品下阕的Andante con moto的速度、作品尾声的molto tranguillo的速度。它的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给了演唱者一定的艺术表现的空间。虽然从框架上来看作品的速度分为三种,但是真正到演唱的时候,根据每一句歌词的情绪变化,在演唱速度上也会根据这些歌词的语气和情绪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比如“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中,演唱“故垒”时速度应该是缓慢而又庄重的,而“西边”“人道”“是”在演唱时要做到一点渐快,从而起到一步步推进的作用。在往后唱“三国周郎”时又要回到缓慢的速度,而“赤壁”就要唱出更慢仿佛要停顿下来的感觉。根据歌词不同的语气、情绪和意境去做到不同的速度变化,才能更好的便显出作品的艺术内涵。
(四)尾声的处理
《大江东去》的尾声部分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在演唱这一句时要先知道这一句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其实这一句最能表现苏轼本人的豪放又不失婉转的性格,“人生如同大梦一场,还是举杯对月,大醉一场吧!”。在演唱“人生······如梦”时,气息要沉淀下来,速度要放缓,语气上更是要唱出对人生的思考的感觉。而“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演唱时要情绪要激动起来,表达出“举杯对月,大醉一场!”的豪迈气势。
尾声部分的处理对于整首作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只有短短一句,但是却起到对作品整体的一个总结的作用,所以在情绪上要做到收放自如,给听者一个思考与回味的空间,演唱好尾声部分,为作品整体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结 语
青主的《大江东去》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正是有了《大江东去》的出现,艺术歌曲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与认可。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从有到无,从单纯的借鉴西方的创作技法到融入我们自身的民族性、音乐性,一步一步逐渐发展成熟,这其中与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先驱们的努力分不开的。如今,我们拥有着更好的环境与条件,去研究和发展我国的艺术歌曲,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国的艺术歌曲会走向世界,中国民族音乐会走进世界!
致 谢
时光飞逝,一转眼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到了尾声。回想过去,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论文的顺利完成,这是一个漫长且收获的过程。在这期间我也受到了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很多帮助与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大学学习期间,十分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指导与付出,尤其感谢王育红老师,他严谨的教学态度、精湛的教学技法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深深的影响着我。论文完成的期间经常在休息时间对老师多有打扰,在此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深深地歉意。
同时也感谢宁德师范学院的其他老师在学习与生活上对我的帮助与照顾。感谢各级的学长学姐们、同学们、朋友们在我大学求学生活中对我的帮助,谢谢你们让我拥有了更加美好的回忆。
最后,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感谢他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鼓励与帮助,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坚定不移的支持。他们的存在就是我坚实的后盾与前进的动力。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我将珍藏这份美好的回忆,向着更加期待的未来前进。
参 考 文 献
- 王新乐.认识艺术歌曲[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8)
- 罗琪娜.《大江东去》版本解读与演唱诠释[J].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 刘乾.青主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演唱分析[J].云南,云南艺术学院,2019
- 查大林.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演唱心得[J].艺术歌曲,2011,(2)
- 王沛.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处理[J].宿州学院学报,2018,第33卷第8期
- 贾仕延.浅析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人文内涵[J].速读·中旬,2018,(9)
- 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研究[J].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
- 苏华.青主艺术歌曲的文学性研究[J].山东,山东大学,2008
- 音璠.青主和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1,(1)
[10]易璇,柳志勇.浅析歌曲《大江东去》的艺术处理[J].西江月,2012,(9)
[11]许晓瑜.青主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杰出贡献探微[J].兰台世界,2014,(10)
[12]王伟.青主之《大江东去》解读[J].《乐器》,2015,(4)
[13]黄承箱.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创作手法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4)
[14]庞懿.谈青主的音乐美观[J],《歌海》,2012,(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