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和实施教育的两大主体,当前在面对中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时,应意识到由于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所以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和措施偏差,为此必须要强调学校在这方面的作用发挥和理论引导,使得中学生的家长能够意识到自身在教育方面所暴露出来的误区,那么就根据学校所提出的各种创新办法及时作出优化改善。笔者认为,中学生家长在实施教育环节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4方面,也就是过高期待造成学生压力,过度重视物质条件供给实施,道德绑架以及威胁,和严以律己以及宽以待人之间的矛盾。针对上述误区提出了中学生家长的创新教育办法,认为需要树立起民主教养观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更需要依托中学学校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
关键词中学;家庭教育;家长;误区;家校合作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个体的健康成长是由于外部环境给予他不同的刺激和影响,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强调学校环境带给学生的优异影响,同样也需要关注家庭环境及家庭氛围带给学生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家长在选择家庭教养方式的时候,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实施面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他们大多处于12~18岁的青春发展时期,在心理上会呈现出更多的敏感特点,而且还会表现出一些叛逆性的行为,那么这时候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应当杜绝过度的焦虑情绪,甚至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而是应当采取民主性的教养模式,采取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应当意识到绝大部分的家长都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教学经验,因此在实施家庭教育环节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足之处。针对这些误区,我们应意识到其可能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能够追根溯源地进行深入分析,而学校方面也需要发挥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帮助作用,经常性的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并指导家长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样一来才能够形成家校合作的统一力量,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具有更强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从而促使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快乐发育。
(二)研究意义
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也基于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我们分析了面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重点探讨了在当前家庭教育手段当中所实施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其背后的问题和误区,希望能够通过论文的撰写带给教师及家长更多的启发建议,使得他们认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文献综述
王冬青(2021)[1]认为,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家长都认为孩子未来将要面临来自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所以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学习活动抓起,对于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会进行严格的把关,甚至天天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想要孩子在学校里的一切动向。
郑康辉(2020)认为[4],中国家长往往存在着一种心理,那么就是他们虽然无法在学习上为孩子做出更多的帮助或者说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在学习上作出努力,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优秀物质条件的供给来带给孩子更多的物质条件享受,使得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参与学习。
梁福宝(2020)认为[5],大部分家长都会以一种非常宽松的态度。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家长的这种“严以律他以及宽以待己”矛盾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在面对中学生的提问时,大部分家长的回答都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有些中学生会说你天天让我去学习,可以你每天回家就玩手机。但是这时候家长会说的却是我已经是大人了,大人就可以玩手机;或者是我已经老了、老了就没有必要学习了。
王冀平(2020)认为[6],杜绝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家庭教育方式,而是需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商业和家庭工作的完成环节当中,例如在每天妈妈负责对晚餐进行烹饪,而爸爸则需要对晚餐进行摆摊以及收拾桌子,孩子在这一环节当中也需要发挥作用,不能够让孩子置身事外,适当的去参与家庭工作和任务分派,更有利于学生在家庭当中寻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Steiner Riley J(2021)[2]认为,学校需要对现有的家校合作机制进行有效的改善,依托于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等模式组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活动,同时在这方面也需要赋予班主任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安排权利,不在以学校单方面的时间限定作为家长会和开放日的举办时间,而是需要将定期和随机这两种形式组合起来。
Seteamlak Adane Masresha(2021)[3]认为,家长课堂的组织与构建是十分必要的,考虑到家长普遍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业经验,所以学校要承担起对家长进行培育的任务使命,依托日常教育工具和媒体工具,宣传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并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过程进行指导。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中学生家长的教育误区
(一)过高期待造成学生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名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最殷切期盼,同样也是最关键的期待家长送孩子进入到学校,并且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样的做法实际上都是出于这种心态的趋势,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成才能够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但是这种过高的期待去给予孩子一定程度上的压力,甚至迫使他们早早的迎接了青春期过程当中的叛逆情绪,在面对家长所提出的一系列意见和要求的时候,孩子们由于压力过高往往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甚至还直接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这些都不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构建,也不利于家庭教育与手段的实施。例如,在综合调查中就发现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家长都认为孩子未来将要面临来自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所以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学习活动抓起,对于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会进行严格的把关,甚至天天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想要孩子在学校里的一切动向。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发现了一次短暂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回答问题错误现象,那么家长往往会将这种错误无限的放大,在回归家庭环境以后反复对孩子进行批评,甚至是惩罚,这样的做法只能使得学生更加厌恶学习,甚至萌生了辍学和逃课的想法。
(二)过度重视物质条件供给
中国家长往往存在着一种心理,那么就是他们虽然无法在学习上为孩子做出更多的帮助或者说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在学习上作出努力,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优秀物质条件的供给来带给孩子更多的物质条件享受,使得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参与学习,这样的心态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彰显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关爱,但是实际上如果过度强调物质条件的供给而丧失了作为父母本悠提供的精神关怀和心理关怀的话,那么就会使得孩子在青春期发育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由于过度强调物质供给,造成父母工作日益繁忙,根本无暇去陪伴自己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则需要和家教老师或者是保姆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这不仅是造成亲子关系淡漠的元凶,同样也是造成父母实施家庭教育成效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忙于打理自己的事业、忙于挣钱和工作,他们对于孩子的关心关爱是微乎其微的,只能够利用金钱对其进行补偿。在这方面心理状态和认知状态的家长往往会出于补偿心理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于孩子的各项要求,尤其是能够通过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直接满足的要求而不加拒绝的直接同意,这样的方式使得孩子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认识,且由于长时间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监督,导致学生容易被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以及网络游戏影响,从而使得家庭教育功能完全丧失。
(三)实施道德绑架以及威胁
曾有学者明确指出,中国家长最善于使用的就是一种来自于道德的绑架措施,通过切断孩子的一切经济来源,或者是直接利用亲情情感对孩子进行威胁,这样的方式是中国家长在实施教育手段,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中国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环节时的认知偏差以及科学性不足问题。通过实际调查就发现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孩子始终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参与多种多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所以他们在日常工作当中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都用于工作和加班只上这样就丧失了孩子相处的机会,而且绝大部分存在这种问题的家长他们都会认为自己的这种疯狂付出是为了孩子,所以就会产生一种等价交换的心理,如果孩子在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上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的话,那么家长就会认为自己在工作上的疯狂努力也付诸东流、并没有收获相应的回报。
那么此时,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之间没有实现对等的话,甚至已经呈现了明显的偏差现象的话,那么家长往往会歇斯底里,甚至切断孩子的一切经济来源,所以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当中学家长和中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说:爸爸妈妈这么努力都是为了你、爸爸妈妈挣这么多钱也全都是为了你,你怎么不能好好学习呢?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失望?
(四)严以律他以及宽以待己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虽然在家庭教育环节并不能够带给学生最为直观的知识理论增长机会,也不可能完全按部就班地进行课程讲解或理论知识的传输,但最重要的是在家庭环境当中,可以通过父母的言谈举止和行为动作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同样也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得他们对待学习和自我有了更加健全的认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是在传统学校教育环节中无法达到的目标,同样也是家庭教育的意义和关键所在。
可是在实际调查中却可以了解到,绝大部分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一套标准两套皮子的现象,也就是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尊老爱幼,要求他们必须主动帮忙完成家务,还要求他们必须每天在定时定点的时间阶段内去从事相应的学习活动或练习活动。但是在对待自己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会以一种非常宽松的态度。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家长的这种“严以律他以及宽以待己”矛盾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在面对中学生的提问时,大部分家长的回答都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有些中学生会说你天天让我去学习,可以你每天回家就玩手机。但是这时候家长会说的却是我已经是大人了,大人就可以玩手机;或者是我已经老了、老了就没有必要学习了。这种思想观念的灌输并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甚至会使得他们把学习和作业完成当成一次额外的负担和自己作为小孩的一种压力任务。
三、中学生家长的教育创新办法
(一)树立起民主教养观念
教养观念会对教育成果和教育方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家长需要意识到无论是专制型还是宠溺型,这种教养方式都并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要树立起民主型的教养观念,通过良好的学的思维认识来指导家庭教育实际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家庭教育环节的创新和效率提升。
一方面,建议当前中学生家长需要将民主教养观念运用到日常家庭教育活动当中,在家庭成员的任务分布和家庭成员的关系相处中,都需要强调这一点,杜绝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家庭教育方式,而是需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商业和家庭工作的完成环节当中,例如在每天妈妈负责对晚餐进行烹饪,而爸爸则需要对晚餐进行摆摊以及收拾桌子,孩子在这一环节当中也需要发挥作用,不能够让孩子置身事外,适当的去参与家庭工作和任务分派,更有利于学生在家庭当中寻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一些家庭事务的商议过程当中,要充分彰显出对于学生的尊重,尤其是需要强调对学生观点的采纳,小到今天晚上我们要吃什么饭,大到我们未来要去买哪里的房子,或者选择为孩子报考怎样的辅导班,这些都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家庭当中的民主地位,并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和对待,而不是单纯把学生看作家长的附属物以及下级。
(二)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不将教育作为单纯的养育,而是需要将父母对于学生的关心关爱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得学生能够在家庭环境之中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关爱,更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但这种良好情感关系的沟通之中,家长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更能够被学生所接纳,而家长和学生之间就成为了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亲子关系,形态可以有效的疏导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尤其是在面对青春期中考,高考这些重要人生时期的时候,如果能够促使亲子关系和谐并形成朋友类型的关系的话,那么学生将更愿意敞开心扉和家长进行沟通,说一说自己在学校期间的困惑和压力、也说一说自己在参与学习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阻碍和心理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同时,家长所实施的家庭教育手段将更加有利方式更能够围绕学生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实施,而不是盲目的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压制,或者是直接给予他们经济和物质条件上的补偿。
不仅如此,家长在实施心理健康方面的家庭教育活动时,也需要强调其科学性,既需要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经常去阅读一些与中学生青春期发展有关的心理健康书籍,了解中学生在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所面临的普遍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同时还需要强调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良性沟通,利用微信以及电话等形式和教师进行实时沟通,听取教师的专业意见,并询问学生在校内的行为举止和各项表现,通过这种行为组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
(三)中学学校构建家校合作模式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来说,是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项内容的,而当前必须要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合性和融合性,促使二者彰显出更多的一致性特点,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和在家里接触到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手段都是基本一致的,从而保证家校合作当中的一致性与连贯性,避免出现学生认知偏差或认知矛盾,从而致使前期的教育工作付诸东流的现象。
首先,学校需要对现有的家校合作机制进行有效的改善,依托于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等模式组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活动,同时在这方面也需要赋予班主任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安排权利,不在以学校单方面的时间限定作为家长会和开放日的举办时间,而是需要将定期和随机这两种形式组合起来。与此同时,在家长会及开放日的组织举办过程当中,不能总是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述作为唯一的表现形式,而是需要鼓励家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也鼓励家长向教师提出疑问和困惑,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环节当中嗯相关知识的了解欲望,也可以使得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各项环节当中。
其次,目前在家校合作的构建机制当中,需要转变过去的错误思想,认识不再由学校单方面的发挥作用,而是需要由双向互动形成合力,为此就需要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家长和教师沟通的畅通无阻,同样也需要明确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合作环节中的角色扮演和关键地位,他们之间是伙伴是朋友,绝对不是严格的上下级和发号施令的关系家长和教师面对孩子所出现的一切问题不能够大包大揽,同时也不能够推诿扯皮,而是需要去研制相应的解决办法,促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和透明性。
最后,家长课堂的组织与构建是十分必要的,考虑到家长普遍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业经验,所以学校要承担起对家长进行培育的任务使命,依托日常教育工具和媒体工具,宣传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并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过程进行指导。
四、结论
结合实际调查并且走访了一些中学生的家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中学家长由于自身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体系,也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所以导致他们在实施家庭教育活动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误区。例如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都没有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教育过程当中,过度强调家长的权威和家长的主观意愿,同样在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更多的倾向于使用专制型或绝对宠溺型的教育方式,而忽视了对科学民主性教育方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冬青.提升家校沟通的实效——教育就要让孩子和家长心悦诚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50-151.
[2]Steiner Riley J.,McRee Annie-Laurie,Liddon Nicole,Mehus Christopher J.,Klein Jonathan D.,Catallozzi Marina,Santelli John S.,Dittus Patricia,Fasula Amy,Brar Pooja,Sieving Renee.36.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bout Health Services:What is Said and Why Does It Matter?[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21,68(2S).
[3]Seteamlak Adane Masresha,Gedefaw Diress Alen.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of Woldia town,Ethiopia by the year 2019[J].Health Education,2021,121(2).
[4]郑康辉.做好家长工作,协调对学生的教育[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1536-1540.
[5]梁福宝.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技巧[J].学周刊,2020(36):171-172.
[6]Livingston Jennifer.45.3 PROMOTING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BOUT CHILD SEXUAL ABUSE:A MIXED-METHODS EVALUATION OF THE SECOND STEP FAMILY VIDEO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Adolescent Psychiatry,2020,59(10S).
[7]王冀平,张二莉.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的艺术化[J].农家参谋,2020(19):298.
[8]Sabina Kapetanovic,Therése Skoog.The Role of the Family’s Emotional Climate in the Links between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cent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20(prepublish).
[9]荆喆.教师、家长与学生沟通要讲究技巧[J].山东教育,2020(26):55-56.
[10]马祥丽.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八).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208-209.
[11]贺志燕.高校特殊大学生家校合作育人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04):104-110.
[12]陈光.面对叛逆的青春期家长如何有效沟通[J].中华家教,2020(Z2):39.
[13]熊欣妮.X地区小学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研究[D].扬州大学,2020.
[14]莫守钢,沈聪,刘静文,卢梦婷,金怡,张长英.新时代小学生互联网使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基于小学生与家长的不同视角[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0,26(03):114-122.
[15]周毅梅.基于网络环境的家校联系策略[J].山西青年,2020(12):129+131.
[16]蔺双.小学低年级家校合作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17]王秀丽.农村小学家校协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18]王岚.试论“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家校沟通网络化平台构建[J].职业,2020(14):101-102.
[19]李伟.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浅谈家访沟通交流中的心得体会[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108-110.
[20]陆文先.关于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探讨[J].求知导刊,2020(19):2-3.
[21]马晓红.家校合作促进新时代家庭教育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91.
[22]王作颖.香港家校合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3]冯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家校沟通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德育,2020(08):70-72.
[24]赵云.如何与留守寄宿学生的“银发家长”沟通交流[J].天津教育,2020(12):6-7.
致谢
从论文选题到收集资料,再到写提纲,其中经历了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开始选题时很迷茫,不知该怎么选好,幸而在同学和任课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确定。然后就是最难的找资料,由于首次写论文,不懂该怎么着手去收集、归纳资料,因而花费了好多时间在这上面,但收集到的资料真正能用上的却没多少。这时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从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