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现代人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带来了多层次的情感,这就给舞蹈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那种单靠练练胳膊腿就能当好演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提高舞蹈的自身素质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认为舞蹈演员自身塑造艺术形象的能力的提高是舞蹈表演艺术的前提。舞蹈者具有塑造艺术形象的能力。本文分析了舞蹈表演中形象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图和提高舞蹈演员塑造艺术形象的能力。
关键词:舞蹈艺术;塑造人物形象;素质
引言
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舞蹈是经过美化的肢体语言。舞蹈表演需要演员掌握一定的基本舞蹈技能,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一种韵律感和协调性,将不同的动作和姿态、造型组合起来,体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它是舞蹈劳动艺术的具体成果。现代舞蹈表演的标准时以简代繁,以少代多,重视形象生动,力求通过外在表现形式来彰显内涵的韵味,从而传递出内在的美感。在舞蹈表演中,塑造生动感性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舞蹈表演传递情感的直接载体,而演员又是舞蹈最直接的表演者,通过身体运动变化方式来营造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不同人物的形象,表达角色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与人物的气质,以此使观众对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留下难忘的印象。
一、舞蹈作品中形象的重要性
(一)舞蹈作品产生的源泉
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舞蹈艺术自然也不例外,生活是舞蹈的源泉和土壤,内容丰富多彩,也是美感舞蹈所存在的根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生活不等同于舞蹈,尤其是对于舞蹈导编而言,只有一般的生活经历是难以创作出内涵丰富的舞蹈。因为生活只是基础,基础并不能直接创作出舞蹈作品,举例来说,土壤上未必有庄稼,未必能够接触果实,舞蹈创作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直接取材于生活、简单照抄,而是通过舞蹈编导以生活为基础,遵循舞蹈艺术形式,以驾驭舞蹈艺术形式的多方面技能,按照合理的创作思路和原则,把舞蹈创作和个人独特创作作用融合在一起。
除了有鲜活现实的生活之外,情感推动了舞蹈的创作。舞蹈导编在生活中均是一个感性之人,没有感受,则无法创造出形象生动的舞蹈,没有真实情感,舞蹈中的人物就会缺乏感情,难以与观众形成共鸣。要充分挖掘出舞蹈作品的情感,舞蹈编导首先要具备真情实感,通常来说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是编导处于情绪高度激动的情况下,集中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舞蹈编导在现实生活中,选择舞蹈素材的时候,只有对某种事物充满了动情之处,才能激发创作灵感。通常只有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生活素材,能够提升编导的审美情怀,从而把该要素作为舞蹈创作的依托。比如说优秀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创作的《雀之灵》及《云南印象》,便是出于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将原始民族歌舞和乡土精髓整合重构,所创造出来的震撼人们心灵的舞蹈作品。
(二)舞蹈动作的产生
舞蹈动作的产生是潜在感情的外在表达,阮籍有诗言“歌以叙志,舞以宣情”(《乐论》)。人外在表现往往反映出了人内心情感,是人的情感外在化的一种表现,抒情类型舞蹈艺术形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同时也是情绪。节奏、呼吸、步伐是人的形体动作的关键要素。同样,这三要素也是舞蹈动作的核心要素。以情绪表现为主的舞蹈动作,往往具有人物对需要的满足与否和由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特殊色彩的主观性。如舞蹈小品《快乐的罗嗦》抒发的是彝族人民获得自由解放后的开始崭新生活的情绪。舞蹈小品《春江花月夜》表现的是人处于迷人的月色笼罩下的美景里所产生的一种心境。可以说,,舞蹈动作因情而发,因情而生,因情而动,舞蹈动作的表演是情感的感性外化。
(三)舞蹈形象的塑造
舞蹈一直以来都被看成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它具有非常紧凑的节奏和热烈的旋律。舞蹈作为一种语言,有“意”和“象”两种表征。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动作表现形式为“象”,这些行动内在的表现含义为“意”。这个形象并非单指某一个真实的人物,它可能是社会一群人思想的集合,也可能是象征着某些具备代表性的人物,反映了时代所倡导的形象。从整体上来说,人物形象是物质形式与精神内容的统一整体,精神含义通过物质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经过组织与物化凝定的审美信息。”在舞蹈表演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应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根本,舞蹈艺术所塑造的任务形象分为抽象性情绪形象,也包括具象形性格,完全通过演员借助音乐旋律和舞台灯光服饰,以自身的形体运动来表现各个不同的人物性格,传递出不同的角色和精神风气,与人物的气质,成为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一种感人艺术形象。
舞蹈形象是以人体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塑造出包含着主体情思具有着客体典型形态的可被人们直接感知的动态形象。根据不同舞蹈体裁和塑造形象的不同方法和途径,舞蹈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
1、在表现一定情节和矛盾冲突的舞蹈或舞剧作品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多是在情节或矛盾冲突的发展中,以舞蹈手段集中概括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及人物的行动的思想基础,并以此来刻画和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2、在基本上不具有情节,只是表现某种情绪或抒发一定情感的抒情性舞蹈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多是用舞蹈直接表现一种概括的典型的人物的情感形象。
3、在一些不以表现个性人物性格特征而着重描写某种概括的社会生活和象征意象的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往往是通过众多人物群体的动作和场景的变化和发展而创造出某种意象和意境的舞蹈群体的舞蹈形象。如《小溪.江河.大海》拟人化的手法由30几位身着白衣白裙的少女塑造出小溪、江河、大海的舞蹈形象,表现出水滴从源头的条条小溪汇成宽阔的江河,最后涌向波涛翻滚的大海,这无数艰辛的历程,表现出世上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至壮丽辉煌的客观规律。
4、在一些主要描写生活场景或民俗风情的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也大多是着重塑造群体的形象。根据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编排的一些舞蹈作品多属此类。如黎族舞蹈《摸螺》通过对一群黎族儿童,在小河沟中摸螺生活场景别有风趣的描绘,塑造出社会主义时代黎族儿童的群体舞蹈形象,表现出他们新的精神风貌。
二、舞蹈演员塑造形象的素质要求
(一)演员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成功的舞蹈作品在于人物形象的深刻塑造,而这又离不开演员对作品中角色的理解。首先要认真研究分析人物性格,然后以性格为依托,考虑人物的必然运动形式,使之概念化。从整体上来说,仅仅依靠演员的感悟而对人物个性获得一个方面的认知,是不足够的,编导的构思对于演员把握人物性格有着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和外在形式之间的联系,能够以饱满的激情去创造出统一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舞蹈的个性形象的表现都基于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动作,往往演员再现动作时,多数演员完成的仅是导演提供的动作而缺少相应的理解和创造。因此,演员对作品中角色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演员应调动自己的学识积累,通过想象逐渐从表面特征延伸到内部人物性格,通过持续的训练和体验,准确把握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外在神态,能够创造出不同性格的角色,把握舞蹈的心理动机才能实现舞蹈人物塑造的内外一致,内外相结合是演员成功塑造舞蹈形象的基础。
要想实现演员演艺到位,首先演员要对所要塑造的人物获得一个准确把握和理解,演的像不像,关键在于演员能够把人物形象融合在内心之处。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无法实现演员演艺到位。这些舞蹈形象通过舞蹈者肢体形象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心理、性格,传达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审美观点。由“心象”过度到“形象”是舞蹈演员把握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使演员实现自身对舞蹈概念的把握,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人物个性有明确的认识,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
(二)舞蹈演员对作品的掌控度
除了对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之外,演员对作品的掌控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内涵。作品作者无论采用怎样的编辑,也难以准确描绘出情感上的不同感受,因此表演者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造意图和背景,同时融合自身的文化修养、表演能力等,尽量还原出作品最初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时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最终声情并茂的完成该部作品。要做到深入分析和理解作品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年代以及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风格性等特点有较为明确的把握;同时要仔细的阅读和理解舞蹈的内容,挖掘舞蹈所代表的内涵;其次从作品的内部结构中研究舞蹈的基本特征,只有这样,舞蹈演员才会对作品有较为准确地把握和更深刻的解释,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才会更为完美。
三、舞蹈演员塑造形象的能力培养
(一)演员基本素质能力的训练
要塑造成功的任务形象,演员基本素质能力的训练是必须的,主要就是扎实基本功的训练。所以舞蹈演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舞蹈座椅一种群众性的原始娱乐形式,其艺术美是持久的气质,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气质和魅力。通常人们在观看文艺演出的时候,往往首先注意到表演者的气质和形态,这些要素的表现力直接影响了整个演出的成效。所以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选要不断加强形体功力。没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力度,难以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所以勤学苦练对于每一个舞蹈演员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从生活中吸收有益成分,锻炼身体,使之灵活自如,具备翻滚、旋转、跳跃等多种舞蹈技能,使得身体各个部门出于协调统一,与舞蹈节奏相契合,又有舞蹈的造型美,这是与长久的训练分不开的。
1、最基本的是要有一个具有丰富表情能力的身体,这也就是说要具有完成各种舞蹈技巧能力的可塑性的身体素质——身体各部分要灵活、柔软,又要有韧性和力度;要具有跳跃、旋转、翻滚等舞蹈技巧的能力。同时,要使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统一,既符合舞蹈动律的节奏,又有舞蹈的造型美。
2、要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掌握舞蹈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历史发展的常识。舞蹈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手舞足蹈,只有加深对它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和驾驭舞蹈这一门艺术形式。
3、要不断地加强文学和各种艺术的修养。因为舞蹈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舞蹈和音乐、美术、文学有最为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一个舞蹈演员没有一定的音乐和文学的素养,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将会大受影响,如此,也可以说舞蹈是不可能跳好的。
4、要关心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要不断地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增加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因为舞蹈题材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舞蹈中的人物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舞蹈演员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因此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演员文化修养的培养
由于舞蹈表演作品都是有浓厚感情因素的,因此演员文化修养的培养也是必要的,表演的过程就是人的情感的表达过程。情感的丰富与否直接与表演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也与其文化素养有着直接关联,表演中要想充分发挥好作品的情感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努力。首先文学艺术学习必不可少,各种文学作品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观念,也是对客观生活的一种艺术展示形式,可以提升表演者整体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厚积薄发的学习模式是舞蹈演员尽快成长起来的一个捷径。文化素质的修养又离不开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演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是需要培养的。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包涵生活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舞蹈表现者要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注意积累生活感受,才能与专业技术修养相得益彰,提高表演展示的艺术层次。因此,在表演训练的过程中,表演者要不断从文学、绘画、建筑等领域吸收营养,提升自身综合艺术修养,学会表演丰富多彩的生活,唯有如此,有助于在舞台表演中缔结出璀璨的艺术之花。
(三)演员艺术表现力的训练
舞台艺术表演展现了一个虚拟的生活场景,无论演员采用怎样的形体艺术,实质没有区别,尤其是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演员使用形象化的动作来表达抽象的事物。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打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舞蹈创作是一种关于形体艺术的审美过程。由于每一个舞蹈者拥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和生活经历,以及不同的性格等因素,对生活拥有不同的感受,善于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营造出各具特色的舞蹈形象,由此舞蹈表演不拘泥于具体的方法和格式,可以说舞蹈表演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表现空间,任其发挥。但是,舞蹈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遵循舞蹈艺术发展规律,延伸艺术品生命活力,与观众形成共鸣,带给观众审美情趣。所以舞蹈表演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需要对所要塑造的人物进行翔实的了解,挖掘出角色艺术表现力,分析每一个动作表现、节奏,对角色塑造的重要作用。在对这些知识具备了详细地掌握之后,并不是要求舞蹈表现者一成不变地用形体予以展示,而是舞蹈者必须进行审美反思,挖掘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反复思考舞蹈形象,才能成功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只有加进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感知,才可以使得舞蹈角色不断地得到丰富立体化。把舞蹈演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到最大程度,使得舞蹈形象更加丰满,内涵更加深厚,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想象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创造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演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思考、总结、体会所存在的问题,观察生活,全身心体验舞蹈韵律中所包含的内容。
舞者能够唤醒人们对舞蹈的感触,同时只有舞者把自身完全融入到舞蹈中来,理解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把握整体舞蹈的综合风格,对舞蹈表现人物角色进行揣摩,把形体艺术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做到形神统一。这也是舞蹈者艺术修养和审美层次的展现。角色通过演员来表现出来,演员舞台表现力直接决定了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人物刻画是否到位。这也对舞蹈表现者提出了要求,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肢体动作表达能力,善于通过形体和面部来传递情感,与音乐、旋律和呼吸结合在一起。所以舞蹈演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拥有丰富情感,和专属的情感表达方式,将生活中的现实,通过舞蹈的形式,反映为艺术中的现实,从而为我们展示出一幅艺术创造的画卷,让观众欣赏到广阔的艺术氛围,通过自身深层次艺术思考和足够的表现力来让观众享受到艺术盛宴。
结语
舞蹈的美感含义广阔,包括鲜明生动的个性、健康的感情、生动合理的情结,通过运用协调、均衡和流畅的的形态艺术来展示舞蹈的美感,通过运用舞姿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塑造人物性格,以及通过色彩对比来实现社会功能。这些整体要素为舞蹈艺术美感创作了条件。舞蹈艺术是社会人思想、情感和品质的集中体现,起到了美的教育作用,以社会实践为检验标准。舞蹈艺术形式以内容为核心,所以舞蹈者以塑造典型人物为主要任务,典型人物即具备影响意义的核心人物。不论是抽象的情绪表现,还是感性的性格展示,都离不开演员的形态展现力和舞台灯光表现能力,通过形体运动变化,塑造各个不同性格、不同人物的形象,以表达角色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与人物的气质,成为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一种感人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2]袁禾.《中国舞蹈》上海外语出版社【M】2004年
[3]孙伟科.《艺术美学导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美]杰伊-弗里曼著欧建平,宁玲.译《当代西方舞蹈美学》【M】光明日报社出版1995年10月
[5]李开方.《舞蹈基础理论》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内部参考资料2001年
[6]《舞蹈的基本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第一版1988年8月
[7]孙光言.《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M】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2001年9月
[8]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9]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资料
[10]郭琳.《浅谈舞蹈演员的艺术修养》【J】大舞台2011第三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