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币面临着空前的升值压力,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纺织业的出口产生影响。在中国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中,交织着世界经济不景气、局部地区政局不稳定等各种因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且由于我国XX扩宽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这使得汇率波动越来越剧烈而频繁。而浙江省是中国纺织品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纺织产业在全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浙江纺织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曾给浙江纺织业注入短暂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特保”措施与人民币升值使浙江纺织品出口处于双重压力之下。利用中国2002年~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浙江纺织品出口额以及浙江省人均国民收入等相关的年度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建立单位根、协整检验及ECM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率的波动与纺织业的出口的相互影响的,但是在短期内汇率对纺织品的出口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汇率的波动;纺织品出口;影响分析
引言
在中国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中,交织着世界经济不景气、局部地区政局不稳定等各种因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且由于我国XX扩宽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这使得汇率波动越来越剧烈而频繁。出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它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满足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我国的贸易总量虽排名居世界前列,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并非世界贸易强国。而其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仅给外贸企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也为外贸企业继续占领和扩大国际市场带来新的挑战。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兑换的比率,变化时常牵动着国际贸易的神经,对各种经济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国内外均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不少讨论和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浙江是纺织大省,是中国纺织品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纺织产业在全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浙江纺织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而对于纺织业,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可小视。因此,分析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浙江纺织长期、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相关汇率理论研究发展综述
1.托马斯.孟的汇率变动观点
托马斯在讨论贸易差额如何影响汇率变动后指出,汇率变动同样也会影响贸易差额的变化。他认为在汇兑商品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人不利而于我们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压低汇率的做法必然引起汇率的上升,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在对外贸易中就可以拿少量的货币去购买外国商品,而外国人在购买本国商品时则需要拿出更多的货币,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货币流入国内。尽管如此,托马斯还是认为保持一国货币的稳定很重要。基于历史条件,托马斯未能对他的观点做出更清晰有力的阐述,也未能分析出汇率变动对贸易数量的影响。
2.汇率波动贸易效应的弹性分析
马歇尔19世纪末创立了弹性学说,用来分析一段商品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的概念。到了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竞相将本币贬值,AbbaLemer就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弹性恒界值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两种理论的结合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指出在一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该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那么该国货币对外贬值就一定能够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以“马歇尔–勒纳条件”为核心的弹性分析理论认为:一国货币贬值能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四个弹性: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以及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3.汇率波动贸易效应的吸收分析
吸收分析方法是由亚历山大(S.S.Alexander)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把国际收支当作宏观变量与整个国民经济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当一国生产与服务的增加超过它的吸收能力(国内居民支出)时,该国的贸易差额才能改善,同时并指出,如果经济最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货币贬值要配合必要的通货紧缩政策。该理论指出,贸易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进一步影响贸易收支。
4.固定汇率制崩溃后的相关理论发展
汇率传递通常被定义为贸易品的进口国货币价格对进口国货币与出口国货币之间汇率变化的反应弹性。对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主要有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mbush)和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的“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与汇率传递理论”,迪克希勒和克鲁格曼的“沉淀成本理论与汇率传递理论”,费尔特和微南帕尔的“市场份额与汇率传递理论”。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分析了汇率变动后贸易商的价格决策行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导致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因素,强调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沉淀成本、汇率预期、市场份额,生产全球化以及随机性冲击的影响。在影响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揭示了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有限性,从而对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幅增大而贸易却快速增长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驳了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观点。汇率传递理论从市场组织和市场变动分析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更贴近现实情况。从上面的理论回顾中可以看到,汇率波动贸易效应的各种理论各有侧重,同时也都存在着各种不足。其中,弹性分析法更侧重汇率波动影响的技术分析,而吸收分析法更侧重研究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动态
1.汇率变动对一国出口贸易有着正面影响
EleanorDoyle(2001)考查了汇率波动如何影响爱尔兰对其重要贸易伙伴英国的出口,他们在分析汇率波动影响时,采用了GARCH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理论,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名义或是真实汇率波动对爱尔兰的出口都具有积极影响。
2.汇率变动对一国出口贸易有着负面影响
GueDaeCho、MinKyongKim、EdwinSun、HyunJin、WonW.Koo(2013)研究了1974~1999年10个发达国家名义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发现名义汇率升值对农业贸易的不利影响非常显著。
TaufiqChoudhry(2010)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两个角度研究了汇率波动性对X对加拿大和日本的实际出口量的影响,认为名义汇率的波动对X对外出口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JeffreyFrankel(2004)认为人民币一定程度的升值会减弱中国出口的竞争力,进而减少中国经常项目顺差。
3.汇率变动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MeKinnon(2005)认为不管是人为的大幅调整还是逐步的微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平衡净额(这里主要指贸易顺差)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在出口增长减缓的同时,经济增长出现的减速也会使进口需求降低。
SilvanaTenreyro(2004)采用1970~1997年的数据研究了名义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他认为名义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汇率变动其实对一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三)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动态
相比较国外研究汇率波动的问题,国内总的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XX也在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加之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欧盟等地区的政治不稳定性在增加等,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日益剧烈且频繁。而又因为之前汇率的稳定导致了外贸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上,汇率风险不强,应对措施也不多,就此,国内学者除了研究汇率变动对外贸企业的影响以外,也在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求将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降到最小。
1.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相关实证分析
(1)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有着显著影响
韩萍(2016)研究表示,近几年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模式,即汇率波动增加企业原材料、人工等成本,而价格是我国外贸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她认为在收益方面,汇率波动的影响是多方面、或直接、或间接的,分别从收入和成本两个角度去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
黄平(2013)争对汇率如何影响进出口贸易结构这一核心问题,基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国别结构影响这一视角,展开了分析。
(2)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无显著影响
曹红辉(2016)认为,一,人民币不存在持续大幅度贬值的基础;二,人民币计价资产回报率虽然在下降,但仍然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三,大规模贸易顺差为汇率提供坚定的持续的支撑;四,2015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境外主体在贸易和资产配置方面对人民币有较大需求空间。短期内人民币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是长期内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2.建议与对策
谭雅铃(2016)在《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思考》一文中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三大特征后建议通过制度建设让人民币汇率波动更直接的与实体经济相关联。
在余丰慧(2016)的研究中,他通过分析汇率变动冲击苹果在华的业绩这一案例,说明了对一个国家主权货币来说,汇率稳定是最好的状态,他还认为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市场化的改革,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韩萍(2016)从某外贸企业案例出发,认为外贸企业自身应该从增加产品附加值、塑造企业品牌、转变管理理念、使用金融工具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去降低汇率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稳定经济。
三、浙江纺织品的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纺织品的出口现状
1.浙江纺织品出口总量与其增长速度分析
海关总署4月11日发布今年1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今年1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70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4.6%,其中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比去年低了6.4个百分点;2644.8亿美元的进口额,高出去年同期9.4个百分点,增长28.6%。这是从2004开始,至今为止出现的第一个进口增长速度大于出口增长速度的季度。纺织品出口占浙江省出口总量的30%,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五分之一,由于浙江纺织业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从中间接形成了价格上的优势,这曾在2005到2010年期间让浙江纺织业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根据当时海关的数据记载显示,在2010年的1月到3月这三个月期间,纺织的出口比之前上升了15.22%,纺织品的出口增幅也达到了26.54%,而3月纺织出口总额为110.04亿美元,从2009年12月以来,那是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情况。图1所示,是浙江省2002年到2016年期间数据,如下:
在图1中,我们很直观的看到了2002年—2016年期间浙江纺织品的出口额的变化,从2002年开始,出口额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8年,到了2009年出现了减少的情况,随后2010年到2014年又呈现出新的增长趋势,但这个趋势是较为平缓的,2015年开始,出口额在慢慢减少。
2.浙江省纺织品主要出口产品构成
浙江是中国印染布、丝、丝织品的最大供货省份,出口市场遍布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省传统出口产品主要由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构成。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纺织纱线主要有纯纺纱、混纺纱等。纺织织物主要有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等。就浙江省而言,纺织品主要包含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如下图所示,为2002年~2016年浙江省纺织业主要出口商品的统计数据: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2002年—2010年期间,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额高于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但2010年以后,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高于了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额,并且在这段时间,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基本都是在逐年增加,到了2015年开始,出口额在慢慢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2.浙江省纺织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浙江纺织品出口国家高达200多个,其中最主要的出口地是中国香港、日本、X、欧盟和东盟,这些地区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40%~50%来自中国。浙江出口到欧盟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2%,X其次,比重为16%,日本和中国香港分别为15%和13%,东盟为10%,如图3所示:
(二)浙江纺织品存在的问题
1.产品同质化,外企相互压价
伴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浙江纺织企业没有着重去开发新产品,也没有做好产品质量提升的工作,这促使了很多同一个质量等级的产品出现,而产品如果本身不具备特点就会导致其不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这些企业为了自己的产品能够尽快销售出去,通常会采取降低价格(这个价格有时候是低于他们的本钱价的价格),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最低价格,导致市场上慢慢形成了一个通病,那就是低价竞争风。殊不知,低价竞争是极其不好的一种方法,这是损人又不利己的,更加损害了我国的纺织行业在国外推销商面前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2.特色品牌稀缺,企业产权意识较弱
浙江省外贸出口的企业基本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是缺乏保护意识。如果发生产权被侵犯的情况企业一般会采取退让,在维护自己产权方面维护不够,产权和品牌是紧密相连的,并且缺少高质量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90%的服装是在中国生产的,但是这都是为国外企业生产,国外企业将我们生产好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最后以很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而我们为其生产只是收获了很小一部分利润。所以,在当今经济环境下,浙江纺织业要想发展的更加长远,就要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做好出口产品品牌的维护。
3.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纵观浙江纺织业出口的产品,大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在国际化分工中处于低端,从增长方式来看,现如今的纺织品主要走的是“跑量”的策略,是依靠价格竞争在市场上立足的,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一个企业或者说对于浙江省的纺织业的出口来说都是不利的,比如我们出口的袜子,平均每双。0.21美元,这几乎接近成本价,致使最后的收益极其低。而现如今,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如若还继续坚持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只会让企业越来越难发展。
4.劳动力成本增加
伴随着《新劳动法》的到来,渐渐的市场已经把过去那种不合理的用工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善,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将劳动力工人的工资提升。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工资的增加,就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在产品价格没有得到提升或者说企业之间仍然相互竞价,这无疑是给企业收益带来重创,就算出口再多数量的产品,但是这所需要的成本就是一个问题,这依然会让我们出口的产品获得很小的利润,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因为企业一旦没有获利,或者获利很少,投入很大,就会出现资金周转等问题,加上汇率对出口产品的影响,这些都会促使一个企业走向灭亡,所以,我们出口的纺织业想要发展下去,就一定要想办法去弥补成本增加所减少的收益,这才可以让公司更持久的发展下去。
四、汇率变动的状况
(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发展阶段
人民币汇率机制随着世界的变化做出着相应的改变,经调查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年到1984年),单一——双重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机制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单一制到双重汇率制的演变。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实行计划经济,长期以来物价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的变化,许多商品的价格过低并且商品之间价格比例失调,人民币的汇价不能同时兼顾国内贸易与非贸易两个方面,国内与国际间商品市场价格相差悬殊,出口受到了很严重的亏损。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自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我国开始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那时贸易外汇的汇率价格为1美元=2.80元人民币,而非贸易的外汇价格仍为1美元=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与结算,且在这一个前提下国家仍采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随着美元自80年代初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也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价格,使其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相接近。
2.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0年),从双重汇率制到单一制的变化
从1985年开始,由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西方国家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面对这种情况,我国XX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下调。为了使人民币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改为了管理浮动机制。
3.第三阶段(1991年到1993年),多重汇率制并存
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
4.第四阶段(1994年至2005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
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到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是1美元=5.8元人民币,而当时调剂市场的汇率则为1美元=8.7元人民币左右。
5.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以市场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自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10年4月13日,第四次胡奥会在X华盛顿举行,xxxxxxxx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态度强硬,超出国际市场的预期。他强调中国致力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只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稳定的对外贸易发展对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2015年,“8.11”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实际数据表明这并没有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反而因大幅增加进口成本而导致进出口规模“双降”,增大了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民币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显著增强。2014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单边升值态势结束,进入双向波动区间。2014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2014年12月起,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加大在岸市场交易价与中间价偏离程度持续接近或高于1%。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11日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以下简称“8.11汇改”),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1136个基点。
自“8.11汇改”以来,截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约8.42%,人民币兑欧元即期汇率贬值约9.70%,人民币兑日元即期汇率贬值约30.47%;以一篮子货币为标的的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自2015年12月11日首次发布,至2016年上半年下降6.48%。
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浙江纺织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确定与变量的选取
本文将采取ADF检验、EG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业出口的影响。而在现实经济中,纺织品出口除了受汇率变动影响外,自然也会遭受其他外来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出口省份国民GDP对浙江出口的影响。浙江省的国民总收入(GDP)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其一定时期的总量,不同程度地反映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实力;一定时期的增量,不同程度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速度;一定时期的人均量,不同程度地反映一国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富裕程度。因此,下面我将选取人民币兑美汇率以及浙江省GDP作为两自变量,分析两者与浙江纺织品出口的相关关系。
(二)数据的选取
本文假设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设Y为因变量浙江纺织品出口额,X1为自变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GDP是浙江省人均国民总收入我们记为X2。选取的数据是从2002年到2016年,如表1所示:
(三)实证检验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首先进行ADF检验,选择时间序列,分别对汇率(ER)、浙江省人均国民收入(GDP)以及浙江纺织业出口额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如表2所示,GNI、ER、EX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是非平衡的,而一阶分差序列都是平衡的。所以GDP、ER、EX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
2.协整检验
对残差项E进行ADF协整检验,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表明协差关系成立。
结果显示,t统计量值为-3.254598,P为0.0040,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因此残差序列{e}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不存在伪回归问题,说明浙江省纺织业出口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如果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就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即是短期失衡。建立协整模型:EX=C1ER+C2GDP+C,协整结果见表4: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平稳性检验的结果,两个序列存在同阶单整,可以对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判断浙江纺织业出口额与汇率、浙江省GDP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将ER、EX、GDP进行了因果关系的检验。如表5所示:
检验证明: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浙江纺织业出口额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因果关系,ER是EX的格兰杰原因,EX是ER的格兰杰原因,GDP是EX的格兰杰原因,但EX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即汇率的变动与浙江纺织业出口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时浙江省GDP对浙江纺织业出口也有影响,但纺织业的出口并不影响他们的收入。
4.结论分析
在上述检验中,表3协整检验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残差序列{e}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即表示不存在伪回归问题,浙江省纺织业出口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将得到的协整方程:Y=-1212853X1+78.503X2+11044044与表4结合分析,分析如下:
解释变量X1的t统计量为-4.918048,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4,即X1可以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其为不显著的原假设,为高度显著的变量。其估计的系数为-1212853,因此可以认为人民币每升值1,会使浙江省纺织业出口额下降1212853。
解释变量X2的t统计量为4.745495,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5,即X2可以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其为不显著的原假设,为高度显著的变量。其估计的系数为78.50268,因此可以认为浙江省GDP每增加1%,可以促进浙江省纺织业出口提高2.566个百分点。
目前如何避免和控制汇率波动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分析汇率的波动给纺织业出口带来的影响,发现汇率在短期内并不会对企业带来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收益是受汇率的波动的影响的,并且汇率的波动与浙江省纺织业出口额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纺织品出口额增加,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出口额减少。作为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比如树立出口产品的品牌并做好品牌的维护、提高产品的质量,转变公司的管理理念与产品的增长模式等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让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越走越远。
六、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在应对汇率波动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与之应对的措施少,作为浙江省外贸顶梁柱的纺织业也是一样的,导致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太低。而同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通常采用价格战,把价格压得很低,这导致外贸企业面对国外客户的时候议价能力很不好。这个时侯不管是汇率发生波动还是产业链的上游受到影响,外贸企业的利润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纺织业在汇率波动的时候要怎样才能做到提升了价格但是销售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是困扰大家的问题。
很显然,我们只能从产品自身入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避免同质产品的出现,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科研的投入,不断强大科研团队的实力,渐渐的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企业则可以借助产品的创新和上产工艺的优化去实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甚至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使得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议价能力。
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产品的质量,过去的以量取胜的方法已经不能使外贸企业在贸易中盈利,唯有不断创新产品降低产品的成本,以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样才能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二)企业品牌的塑造
不同品牌的企业生产出的两款同类产品,可能他们的产品投入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同质的,但是他们的价格和利润绝对是不一样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必然的,但这只是一个手段,我们最终是要达到目的,而品牌塑造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当下,作为外贸企业,其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树立自己的企业品牌。一直以来中国外贸企业给国外知名品牌代生产衣服,这其中只是赚取很少的利润,但是国外企业将我们给他们生产出来的衣服贴上了他们自己的标签,通过他们的销售渠道将衣服销售出去,获得了数十倍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差,都是来自于品牌效应。
品牌的塑造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品牌维护。优秀的品牌是高质产品,良好的客户体验、高效的售后维修服务、企业的文化价值、客户的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这些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一起合作才能达到的效果。各个部门从产品的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共同努力,充分挖掘并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在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以此来抵消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只看到了短期利益而不愿意实现长期利益是我们外贸企业的一个通病,纺织业作为外贸企业的顶梁柱,应该走出这道封闭的门,将眼光放的长远。树立企业品牌是一件长远的事,对于企业而言周期很长,在短期内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利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塑造自己的品牌,因为塑造品牌和维护企业品牌是外贸企业应对汇率波动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最根本的。
(三)管理理念的转变
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好的管理理念能够带领企业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属于比较粗放的,似乎更多的焦点都放在了生产和销售的管理上,对于汇率风险的控制、产品品牌的创建与维护的相关管理很少,除此之外,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太过明细,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战。比如,销售部的认为风险的控制是财务部的事,这一块的事销售部就不管。但是,汇率风险的控制和产品品牌的塑造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这不是某一个或某两个部门就能做好的事,这是需要整个公司上下所有部门一起合作。因为汇率波动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是可以通过生产、销售、财务等多个环节来进行控制的。销售部门的人在签订业务合同的时候就应该尽量争取把货币条款等风险因素条款加入到合同中来,和客户共同分担风险。一笔交易的时间跨度越大,就代表它所面临的风险越大。例如,外贸企业一笔销售业务成立后,收到的只是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变现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的,在这几个月时间里,财务部应该把这方面的管理常态化和流程化,要时刻观察着汇率的变动趋势,当财务部门预测汇率即将上升时,这个时候对于应收账款的结汇应该采取延迟的手段,并提前去偿还自己公司的外汇债务。相反地,当发现汇率将下降时,就要提前去结汇应收账款并且将自己的外汇债款延期。
其实,在企业的管理中,有很多措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汇率的波动各企业带来的影响,而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四)使用金融工具
金融危机前汇率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得外汇金融衍生工具很少被外贸企业所使用。而相比较国外,他们的金融衍生工具则很发达,他们通过组合使用金融工具达到减少汇率波动的影响,甚至获得了超额的报酬。在国内,我们大部分外贸企业是没有任何关于金融工具的部门或者团队。但现如今,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由于新劳动法的到来,增加了工人工资,致使企业成本增加,这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某些途径促使企业增加收益以来弥补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影响,而金融工具的使用无非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我们需要逐步去建立属于自己的金融团队,来实现销售收入的最终保值,运用金融工具来应对汇率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损失。在掌握好远期、期货、期权三大基本工具的同时还应适当的增加适合自己企业的金融衍生品。
(五)建立外贸摩擦风险预警机制
在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保护措施时,浙江企业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平时的交易中,需要注重国际商法,以及通行规则的合理利用,认真去履行国家各项关于纺织品贸易的规则制度。
参考文献
[1]A.MBraccini&P.Spagnoletti,InterdisciplinaryAspectsofInformationSystemsStudies,2008.
[2]GesnerGH,GesnerGH.Cross-borderE-commerceandLogisticsmodeInnovation[J].Researchintransportationbusiness&Management,2015,12(3):21-35.
[3]于丰慧,汇率变动冲击苹果在华业绩给跨国企业什么警示[J]中国外资,2016(9).
[4]韩萍,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的损益影响分析[J]经济论坛,2016(17).
[5]王凯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11(3).
[6]王帅林,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研究[D]湖南财经经济学院学报,2015(6).
[7]葛严欢,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市场经纬,2015.
[8]卜振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2016(5).
[9]魏云捷,崔晓杨,鲍勤,汪寿阳,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战略与决策研究,2016.
[10]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NO.2015,15.
[11]武海峰,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
[12]谭雅铃,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思考[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13]曹红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对外经贸,2016(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861.html,